中國早期話劇。因有別於中國傳統戲曲,當時叫新劇,又稱文明戲。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的動盪與變革,傳統戲曲領域出現瞭影響深遠的改良運動,在此基礎上,由於日本新派劇和歐洲戲劇的影響,終於誕生瞭中國早期話劇。

  新劇的萌生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上海地區的學生演劇。從最早的教會學校學生用外語演出歐洲戲劇片段,到各校學生中的演劇積極分子組織業餘劇團自編自演,活躍於上海的學生演劇明顯地受到瞭歐洲戲劇劇和當時以“時事京戲”為代表的改良戲曲的雙重影響。但學生演劇畢竟是幼稚的,形式上處於中國戲曲和外國戲劇相混雜的狀態。直到1907年,由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等中國留學生組建於日本東京的春柳社演出瞭大型劇目《黑奴籲天錄》,才掀開瞭中國早期話劇的序幕。接著,在上海由王鐘聲主持的春陽社,以及王鐘聲、任天知合辦的通鑒學校,也不斷進行新劇的探索和演出,並促使國內的早期話劇正式形成。至辛亥革命前夕,新劇走向興盛時期,其基本隊伍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或傾向民主革命的知識分子組成,因而具有鮮明的革命色彩。

  1910年,任天知領導的進化團成為新劇最有代表性的職業劇團。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新劇以其貼近現實的主題內容和貼近群眾的藝術形式,贏得瞭廣大觀眾的歡迎,發揮瞭戲劇的強大社會功能。之後,職業新劇活動以上海為中心向全國普遍開展,新劇同志會(後改為春柳劇場)、新民社、民鳴社、開明社、啟民社、民興社為著名的六大新劇團。1914年,上海的新劇演出達到瞭鼎盛狀態,在新劇史上被稱為“甲寅中興”。豐富的舞臺實踐造就瞭一大批優秀演員如歐陽予倩、陸鏡若、馬絳士、汪優遊、顧無為、陸子美、查天影、王無能等,以及優秀劇目如《傢庭恩怨記》、《社會鐘》、《空谷蘭》、《梅花落》、《珍珠塔》、《恨海》等。同時在北方,天津南開新劇團異軍突起。新劇刊物和理論批評也應運而生。但自辛亥革命失敗後,新劇失去瞭原先的革命朝氣,“甲寅中興”實際上也是走向惡性商業競爭的開始,各劇團為瞭營利而紛紛降低藝術格調,迎合小市民觀眾的庸俗趣味,至1916年進入沒落時期,在上海僅一傢笑舞臺撐持局面。1923年笑舞臺結束後,不少新劇藝人轉入遊樂場,曾經享受美譽的文明戲,終於被五四運動後誕生的中國現代話劇所取代。

  新劇雖然師法於外國戲劇,卻是從中國社會的實際、中國觀眾欣賞習慣的實際出發,同中國傳統藝術保持著血緣關系,“是用瞭外來的戲劇藝術形式、從自己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東西”(歐陽予倩《談文明戲》)。新劇中存在著兩大流派:一為進化團流派,慣於采用幕表制,角色分派,在劇情中穿插議論,編劇富於傳奇色彩,並使用方言;一為春柳流派,比較接近歐洲戲劇的形態,但後來也逐漸與中國戲曲傳統結合。屬於這一派的,是以歸國春柳社友為骨幹組成的新劇同志會(春柳劇場),其餘新劇團體大都屬於進化團流派。從中國戲劇發展史看,新劇是從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過渡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它在藝術表現上雖然還比較粗糙,但卻為“五四”以後中國現代話劇的形成打下瞭基礎,也為中國早期電影提供瞭經驗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