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第二個紀。其前為古近紀,後為第四紀。過去一直被作為第三紀的一個亞紀,譯為新第三紀晚第三紀,並被廣泛使用,現改稱為新近紀,並由亞紀提升為紀,理由與老第三紀改稱為古近紀相同。新近紀約開始於距今2 330萬年前,止於距今約180萬年,但中國地質學傢和地層表通常採用260萬年前為新近紀上限。新近紀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稱新近系,舊譯新第三系

  新近紀一名是奧地利地質學傢M.赫奈斯於1853年提出的,用以代表維也納盆地時代比古近紀晚的一組海陸交互相沉積(根據現在的概念,它的時代大約是從晚漸新世至晚中新世)。1860~1868年,地質學傢K.F.瑙曼將它與C.萊伊爾1833年提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概念合在一起,才產生瞭現今概念的新近紀。

  地層 新近紀地層的劃分與對比有其獨特而復雜的歷史。

  統的劃分 新近系分為中新統和上新統。這兩個統分別源於萊伊爾的地質年代單元,即中新世和上新世。它們是根據地中海周圍海相雙殼類化石組合中現生種的含量確定的:中新世含現生種18%;上新世含現生種49%。萊伊爾定名時,沒有指定典型層位和地點,也沒有確定界線,更沒有考慮到它們是否能在全球適用。這是造成後來長期爭論和混亂的根本原因。雖然如此,絕大多數地質學傢都同意,新近系的統的劃分應以研究歷史最久的地中海周圍的海相地層為準。

  新近系的底界應以阿基坦階的底界為準,它代表瞭漸新世末海退之後的一次廣泛海侵的開始,大約發生於2 330萬年前。新近系的頂界在皮亞森茲階卡拉佈裡亞階之間。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1948)把這條界線定為新近系與第四系在海相層中的界線。關於這一界線的年代的意見已趨於一致,即生物群總體面貌發生較大變化的界面與古地磁年表中松山反向期中的奧杜威正向亞期的上界大體同時,即距今約179萬年。

  在歐洲,陸相新近系很發育,而且富含哺乳動物化石。但是陸相地層相變大,連續沉積少,層序關系常常不清(特別是裂隙堆積),與海相交互沉積少,化石多富集於少數層位和地點。北美的新近系以陸相為主,劃分以哺乳動物的演化為基礎。非洲,除地中海沿岸海相地層沿用經典的階和統的名稱外,內陸陸相地層還沒有正式建階,還處在資料積累階段。印巴次大陸的新近系以喜馬拉雅山南麓巨厚磨拉石相的西瓦利克巖系為代表。

  中國新近紀地層 絕大部分屬陸相沉積。海相沉積僅分佈在臺灣、海南島及沿海極個別的地段。中國下中新統僅發現於青海西寧、甘肅蘭州、河西走廊、新疆準噶爾盆地等處,主要為河湖相碎屑沉積;中中新統發現於寧夏同心、甘肅臨夏、陜西藍田、江蘇泗洪、內蒙古通古爾、山東山旺和雲南開遠等地。大部分屬河湖相沉積,也有煤和矽藻土等湖沼沉積。上中新統廣佈全國,隻有東北尚未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黃河以北、汾河以西主要為土狀堆積,即所謂的三趾馬紅土,汾河以東為河湖相沉積;黃河與長江之間發現較少,在鄭州和襄陽一帶有灰巖;雲南則多沼澤相,有褐煤。20世紀70年代在西藏希夏邦馬峰北坡也發現三趾馬化石。上新統發現較少,僅零散分佈於陜西、山西、河北等省。

  生物界 植物界已基本上由現生屬組成,並有大量現生種,隻是北半球的喜暖植物的分佈更向北延伸。新近紀初期北歐還有熱帶常綠植物,西伯利亞還有溫帶闊葉林。至上新世末喜暖植物明顯南退。

  無脊椎動物中大量屬種也是現生的。一些古近紀特有的門類,最著名的如貨幣蟲等,已完全滅絕。雙殼類、腹足類和介形類大量衍生。海洋中各種原生動物,如有孔蟲、放射蟲等極為繁盛,在海相地層劃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哺乳動物中,歐亞大陸古近紀的特征門類,如有袋類、肉齒類,奇蹄目中的雷獸、原始貘類、兩棲犀、巨犀,偶蹄目中的石炭獸、古豬獸等,除少數殘存至中新世初期外,均相繼滅絕。代之而起的是長鼻目、肉食目中的鬣狗科、熊科、奇蹄目中的安琪馬和三趾馬,犀中的板齒犀、大唇犀,偶蹄目中的豬類,反芻動物中的鹿、羊、長頸鹿,以及嚙齒目、兔形目中的大量屬種。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滅絕的種和屬。

  根據哺乳動物的狀況,新近紀可劃分為4個時期:早中新世是殘存的和高度特化的古近紀分子和少量新近紀分子的時期;中中新世,是安琪馬動物群時期,此時長鼻目自非洲、安琪馬自北美遷入歐亞形成一個全新的動物群;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為三趾馬動物群時期,三趾馬從北美遷入,大批草原型動物大量出現;晚上新世,真象從非洲、真馬從北美遷入歐亞大陸形成另一個動物群,並逐步演化為今日之動物群。非洲的動物群和歐亞大陸的很接近,隻是某些類別的祖先類型(長鼻類、蹄兔類等)出現更早,而有些門類則延續時間更長(如肉齒類等)。北美和歐亞大陸隻是間斷連接,動物群差別較大,屬不同動物區系。至於南美洲和大洋洲,差別就更大瞭。

  植物界的地理分區,中新世已較明顯。在中國至少可以分成4個區:華北區、華東沿海區、西藏高原區和西北區。哺乳動物的分區不明顯。中國古北區和東方區的區分約始於晚中新世,而且這條界線可能在長江以南。以淮河和秦嶺為界的古北區和東方區大概形成於第四紀。

  地史特征 新近紀全球海、陸輪廓已很接近於現今。整體說來,海洋所占面積較大,而陸地面積較小。現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區、意大利大部、法國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區都曾為古地中海區,法國的西海岸、北歐地區則被大西洋所占;在北美西海岸南部以及墨西哥灣濱海區也被海洋所占。但是,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的東海岸在新近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更向東擴展,特別是渤海和黃海,大部分還都是陸地。當然最大的不同是副地中海的存在。副地中海是特提斯海在阿爾卑斯山脈從水下升起後殘留在山脈以北部分的水體。水體最大時東西長約5 000千米,面積為現地中海的1.5倍,從法國羅訥河谷開始,沿阿爾卑斯北麓向東延伸,至少延伸至咸海一帶。除羅訥河谷外,副地中海在不同的時期曾通過克羅地亞薩格勒佈低地與亞得裡亞海,通過希臘與愛琴海和通過伊朗西北部與波斯灣及印度洋相連通。在中中新世末,約在1 300萬年前,基本與其他海洋隔絕,變成內陸海,幾經分隔,剩下今日的咸海、裡海、黑海和匈牙利的巴拉頓湖。

  新近紀是重要的山脈形成期。現今地球上較高的山脈都是這一時期形成的,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北美的落基山和南美的安第斯山等;一些老的夷平山地,如中國天山、秦嶺等也有活化抬升現象。地殼運動也引起瞭普遍的火山噴溢。太平洋東、西兩岸有大量玄武巖流。在中國境內東北地區,山東山旺和浙江嵊州均有玄武巖的出露。地殼運動也使歐亞大陸與非洲和北美數次分合,形成多次動物群交流。南、北美洲也在上新世末相連過。

  新近紀開始時,氣候由涼爽向濕熱轉變,中中新世以後,西藏高原的升起無疑對全球的氣候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的表現則是氣候分帶日益明顯,並逐漸轉向幹旱涼爽。

  礦產 新近系形成的最主要的礦產是石油天然氣。地中海和北美東、西海岸的大油田有相當一部分是新近紀形成的。地中海地區有重要的膏鹽層。此外,還有褐煤、殘積型鐵礦、錳礦和矽藻土礦等。

  

推薦書目

 LI CH K, WU W Y, QIU ZH D.Chinese Neogen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Vertebrata Pal. Asiatica, 1984, 22(3): 16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