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會學傢M.韋伯的代表作之一。最初以論文形式發表在《社會科學和社會政策文庫》雜誌1904~1905年第20、21期上,1920年經作者修訂後收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第1卷。該書首先由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T.帕森斯譯成英文於1930年出版,此後開始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

  該書是韋伯的“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大型比較宗教研究著作的第一部。全書分導論和上、下兩篇,導論是為整個系列研究所寫的,簡明扼要地說明瞭他的研究目的和基本本著眼點。上篇為“問題”,下篇為“禁欲主義新教諸分支的實踐倫理觀”。書中論述瞭資本主義的起源和本質,以及宗教信仰與日常經濟行為的關系問題。作者在書中使用瞭比較豐富的新教徒宗教行為與經濟行為的經驗統計資料,論證瞭在加爾文教的“預定論”的威懾下,新教徒把做好世俗職業工作視為自己已被上帝預先選擇獲救的確證,形成瞭在世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增加上帝榮耀的“天職觀”。在這種天職觀的促使下,教徒們勤勉於世俗職業勞動,杜絕享樂以至禁欲,在經濟活動中工於算計,因而積累瞭財富,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這就是資本積累時期中產階級的人格特征。作為一種世代相傳並在社會中廣泛風行的社會精神氣質,它就是“資本主義精神”。書中指出,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以新教倫理中的資本主義精神為支撐,這種精神是歐洲理性主義長期發展的產物。據此,作者得出瞭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與新教倫理有著一種內在的親和關系的結論。這一思想不僅奠定瞭韋伯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基本構架,而且成為理解其整個社會學思想體系的一條主線。1905年這本著作全文發表以來,西方學術界就韋伯書中的觀點和使用的方法展開瞭激烈的爭論,其影響遠遠超出社會學本身的范圍。中文譯本有黃曉京、彭強的節譯本(1986)和於曉等人的全譯本(三聯書店,1987)兩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