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省轄縣級市。位於省境東部,南鄰江西省,大別山南麓,長江中遊下段北岸。面積1 246平方千米。人口64萬(2010),以漢族為主。市人民政府駐武穴街道。北周大成元年(579)置永寧縣,隋末廢。唐武德四年(621)複設永甯縣,天寶元年(742)改稱廣濟縣。1987年撤廣濟縣,設立縣級武穴市。由黃岡市代管。市境北部為連綿起伏的低山,中西部為丘陵,南和東南部為平原。地勢北高東南低。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候,氣候溫和,降水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8℃。平均年降水量1 409毫米。礦產資源有鉛鋅礦、金紅石、銅、金、鐵和石灰巖、白雲巖、花崗巖等。工業發展現已形成瞭以醫藥、化工、機械、建材、輕工、食品等為主體,門類較為齊全的地方工業體系。農業以發展水稻、小麥、棉花、油菜、苧麻、蔬菜、水果、生薑、山藥種植和生豬、牛、傢禽、水產養殖等為主。山區多杉、馬尾松、櫟類、濕地松等林木資源。交通位置重要,素有鄂皖贛“三省七縣通衢”、“入楚第一門”和“鄂東門戶”之稱。京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境。武穴港為長江沿岸天然深水良港。還有內湖航運。名勝古跡有雙善洞、鄭公塔、林隱寺和鮑照讀書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