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圖書館。位於烏魯木齊市。1930年8月新疆省立圖書館成立,隸屬新疆省政府教育廳。1935年9月改組為新疆省立民眾教育館,圖書館為其組成部分。1946年11月重建省立圖書館,定名新疆省立迪化中正圖書館。1949年10月改稱新疆省人民圖書館。1955年10月改為今名。

  至2007年,館藏圖書近130萬冊,包括漢、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克孜、烏孜別克及俄、英、日等文種。其中漢文普通圖書70萬冊,少數民族文字圖書12萬冊,外文圖書21萬冊,古籍圖書8萬餘冊,漢文期刊2 050種,漢文報紙315種。少數民族文期刊101種,報紙41種。以新疆少數民族語文文獻和新疆地方文獻為館藏特色。總建築面積2.47萬平方米、設計藏書容量300萬冊、閱覽席位2 500個。

  主要業務部門有采編部、技術部、古籍部、輔導部、漢文流通部、漢文報刊部、民文部、地方文獻特藏部、讀者咨詢部、少兒圖書館等。有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回、漢等民族的工作人員。

  在讀者服務方面,全館實行大范圍開架借閱和查詢服務,在窗口部門實行瞭每周7天開館制,平均每周開館時間可達72小時。1999年館局域網建成運作,2002年建成自治區圖書館網站,文獻采訪、編目、流通、檢索、連續出版物等方面也實現瞭計算機管理。同時在二次文獻的開發和服務項目的拓寬上進行瞭積極探索。少兒館的開辦、“少兒圖書銀行”的啟動、少數民族分館的設立及20多個服務網點的建成為新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又開拓瞭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