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址在烏魯木齊市西北路132號。1953年籌備,1963年10月1日正式開館。占地面積5.2萬平方米,主樓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

仕女俑

  該館藏品3.7萬件(號),其中中一級品400餘件。有絲毛棉麻織物(包括錦、綺、綾、羅、紗、縠、縵、絹、印染、刺繡等大量漢–唐絲織品,毯、氈、毼、絳帶、刺繡等古代毛織品),多種文字(漢文、回鶻文、佉盧文、吐火羅文、梵文、古和田文、吐蕃文、阿拉伯文、粟特文等)書寫的文書、簡牘,晉–唐時期木雕、泥塑俑像及紙本、絹本人物,花鳥繪畫,具有斯基泰文化特征的青銅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飾與工藝品,構成瞭獨具一格的藏品特色。此外,還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屍標本等。

  基本陳列有“新疆歷史文物”、“新疆民族民俗”。“新疆歷史文物”展出文物2 000餘件,反映瞭新疆從原始社會開始到辛亥革命止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新疆各族人民創造悠久文化的歷史和新疆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要道為東西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新疆民族民俗”展出文物近2 000件,介紹瞭生活在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回族、塔吉克、烏孜別克、滿族、塔塔爾、達斡爾、錫伯、俄羅斯等10多個兄弟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及民情風俗。還舉辦有專題展覽“新疆古屍展覽”、“新疆石窟壁畫藝術展覽”、“新疆革命史資料展覽”。其中“新疆古屍展覽”陳列的8具古屍中,有距今3 800年前的樓蘭女屍、距今3 200年前的哈密女屍以及唐代高昌左衛大將軍張雄的遺體。“新疆石窟壁畫藝術展覽”展出瞭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包括克孜爾、庫術吐拉、克孜爾尕哈、森木塞姻、伯孜克裡克等石窟壁畫臨摹件。“新疆革命史資料展覽”展現瞭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人的英雄業績。

  該館出版有《絲綢之路——漢唐織物》、《吐魯番出土文書》(錄文本,共10冊)、《回鶻文彌勒會見記》、《吐魯番柏孜克裡克石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