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中國北方的民間年畫品種。武強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其年畫始於明代,盛於清代乾隆(1736~1795)、嘉慶(1796~1820),以武強南關為中心,包括周圍20餘個村莊皆印製年畫,有長年經營的大畫店,也有農民傢庭副業。所印年畫大多為木版浮水印套色,以陽刻為主,墨白分明,色彩鮮豔濃重,風格質樸,粗獷明快,與其他年畫產區相比,具有更為強烈的鄉土氣息。武強年畫題材形式豐富多樣,富有裝飾性,題材包含大量流行於北方的民間戲曲故事,如三國演義、楊傢將、薛傢將、呼傢將等等歷史傳說及三俠五義等俠義故事。另外,用於裝飾的花瓶、博古、老虎、獅子等大幅年畫也頗有特色。門畫、神祃,風格古樸,更多地運用誇張變形手法,莊重簡括,形象鮮明突出,別具一格。形式則有中堂、屏條、門畫、燈畫、窗畫等。武強年畫作者多為農民或農村畫師,比較熟悉農村生活和農民欣賞情趣,內容通俗有趣,風格紅火強烈,印制成本低廉,大量銷行於華北、東北、西北等地農村,一直到抗日戰爭前夕,仍保持相當規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成立瞭武強年畫社武強年畫博物館,從事武強年畫的研究和革新工作。

《打金枝》(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