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慶市轄縣。三峽庫區移民縣之一。位於重慶市南部,烏江下遊,地處武陵山與大婁山交接地帶。面積2 892平方千米,人口35萬(2010),漢族最多,還有苗、白、侗、回等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巷口鎮。秦漢為巴郡枳縣地,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由涪陵縣析置武龍縣,明洪武十三年(1380)複置改為武隆縣,寓興隆之意。1997年劃歸重慶市管轄。全縣地形以中低山為主,多崇山峻嶺,溝壑縱橫,溶洞四伏,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量豐沛,四季分明,立體氣候顯著。年平均氣溫17.4℃。平均年降水量1 094毫米。礦產資源有煤、鐵、鋁土礦、硫鐵礦、耐火黏土、重晶石、大理石等。農業以發展玉米、水稻、薯類、油菜、烤煙、蠶桑、苧麻、獼猴桃、天然香料、優質中藥材等為重點。山區盛產杉木、油桐、烏桕、油茶和茶葉等,是全國油桐生產基地縣。畜牧業以發展黑山羊、波爾山羊、肉牛、瘦肉型豬、傢禽等為主。工業以煤炭、電力、制藥、食品、建材和農副產品加工、旅遊商品加工等為主。交通運輸以國道319和武隆至貴州務川、武隆至合川等幹線公路為主,次為烏江航運,還有渝懷鐵路過境。名勝古跡有芙蓉江、芙蓉洞、天坑群、龍水峽地縫、天生三橋(見圖)、仙女山國傢森林公園等。

武隆天生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