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官方編修的軍事類書。宋代大臣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約25萬字,圖330餘幅。慶歷年間(1041~1048)首刊。南宋紹定四年(1231)重刻。今宋刻本均已不傳,存世有40卷本(明嘉靖刻本、多種明抄本和清《四庫全書》本)、43卷本(明正統刻本、明弘治刻本、明萬曆刻本)兩個系統。《武經總要》所匯輯與闡述的軍事思想相當豐富,許多論述反映瞭“慶曆新政”時期“欲更天下弊事”的革新變法思想。該書針對當時軍隊缺缺乏訓練的狀況,強調“軍無眾寡,士無勇怯,以治則勝,以亂則負”。主張要依法治軍,認為“旗幡雖設,不主進退;鼓角雖備,不為號令;行伍雖列,不問稀密;部陣雖立,不講圓方”,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主張教育訓練要“約”、“繁”並舉,隻有二者“交相為用”,才能把軍隊訓練成“折沖靖難之具”。肯定瞭騎兵的作用,其優勢在於“能合能離,能寇能追”,主張加強騎兵建設。鑒於並立的遼、西夏政權均為少數民族所建,戰爭指導者隻有“度其俗之強弱,能之長短”,才能以我之長,擊彼之短。對於太宗時將領要按皇帝所授陣圖佈陣作戰的呆板做法,提出“兵貴知變”,主張對古今陣法“或因或革”、“度宜而行”。《武經總要》“前集備一朝之制度,後集具歷代之得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在中國軍事思想史和軍事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