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史學中的重要分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新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經濟史學派多關註經濟思想和經濟制度,更多地表現為經濟思想史或經濟學思想史,而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經濟史,則強調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和現代數理統計方法,努力將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史學的理論密切結合在一起,探究歷史進程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重新解釋美國經濟史。1957年,J.R.邁耶A.康拉德在美國《經濟史》雜誌發表論文《經濟學理論:統計推理和經濟史》,明確提出必須借助經濟學理論和統計與計量方法,進行經濟史研究的主張,闡釋瞭新經濟史學的基本理論和原則。1958年,他們又將論文中所闡述的新經濟史學理論,具體運用到研究實踐中,完成瞭專著《南北戰爭前南部奴隸制經濟》。作者通過大量統計數據,對奴隸制經濟的收益問題進行瞭深入的研究,提出瞭新的結論,被認為是新經濟史學的奠基之作,在新經濟史學發展的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後,新經濟史學獲得迅速發展,有不少有影響的成果問世,如D.C.諾思的《美國經濟的增長:1790~1860》(1961)、《經濟史學中的結構與變遷》(1982),R.W.福格爾的《新經濟史初探》(1964)、《鐵路與美國經濟增長》(1964)、《新經濟史學的發現和方法》(1968),福格爾和S.恩格爾曼合著《苦難年代:美國奴隸制經濟》(1974)等。在70年代,新經濟史專傢接手編輯出版《經濟史》雜志,使其成為新經濟史學傢的理論陣地和研究中心,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有力地推動瞭新經濟史學的發展。新經濟史學的出現,被認為是美國經濟史研究的“一場革命”。正如諾思所言:“這場革命是由新一代美國經濟史學傢發起的,他們不但懷疑傳統的美國經濟史解釋,而且認為新經濟史須以良好的統計資料作為堅實的基礎”。他認為,傳統經濟史研究中的不少內容不符合起碼的經濟分析,經不起用統計資料來檢驗。新經濟史學廣泛采用計量方法,但是和傳統經濟史研究中的計量方法已有瞭重大的區別,這主要表現在計量的對象發生瞭變化,而且采用瞭假設–演繹模式對經濟發展過程作出解釋。這種模式也被稱為反事實模式,因為從這種模式出發,會提出一種與歷史事實相反的假設–演繹模型,然後再使其成為可以進行計量分析的模型,並廣泛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鑒於新經濟史學理論與方法的貢獻,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福格爾和諾思兩位著名的新經濟史學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