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唱詞格律譜和戲曲唱腔樂譜等的總稱。

  戲曲唱詞格律譜 聯曲體戲曲曲調格律譜。通常也稱“曲譜”。聯曲體戲曲的曲調句式、字聲、韻位等皆有基本的定式,“曲譜”便是列出曲調的具體譜式,供作傢依譜填詞。“曲譜”通常按宮調排列曲調,按照不同的聲情,將曲調分隸於相應的宮調之下。南曲譜還按引子、過曲、尾聲分列。每一曲調下,選收合律的曲文作為範文,在曲文旁註明該曲調的句式,分別正襯襯,確定字聲,標出韻位等,有的還在曲調下用文字對該曲的格律加以說明。

  “曲譜”有南曲譜與北曲譜之分。北曲譜的編撰始於元代。元代泰定年間周德清所編撰的《中原音韻》,具有瞭北曲譜的雛形。《中原音韻》全書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是韻譜,後一部分是《正語作詞起例》,北曲譜便是由其中所收列的“樂府三百三十五章”和“作詞十法”中的“對耦”、“末句”、“定格”等章節所組成的。在《正語作詞起例》中,收錄瞭335支北曲曲調,並將這335支曲調按其不同的聲情,歸隸於相應的宮調之下,確定瞭曲調與宮調的歸屬關系。在“定格”項下,排列瞭40支曲調,每支曲調下選收瞭詞采與音律兼美、流行較廣的劇曲或散曲的曲文作為范文,同時在每一曲的范文下,又加以評註,對該曲的平仄、陰陽、韻腳等格律加以具體評析,指明其得失,這樣就大致規定瞭該曲的句格、平仄、韻腳、句逗等格律,使得作傢在填詞作曲時有律可依。除“定格”所收的40支曲調外,又在“末句”一項內,排列瞭常用的68支曲調的末句譜式。當然,作為第一部北曲譜,《中原音韻》所列的北曲譜在體制上尚不完備,不僅所列的曲調譜式不多,有完整譜式的僅“定格”內所列的40支曲調,而且所列的譜式僅有例曲,沒有格律化與程式化。因此,《中原音韻》所列出的北曲譜還隻能算是北曲譜之雛形。

  明代初年,朱權的《太和正音譜》是第一部體制完備的北曲譜。《太和正音譜》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對北曲雜劇和散曲的創作風格、流派的評論與總結,題材的分類以及記載有關戲曲的史料;後一部分則是北曲譜。其北曲譜的格局與《中原音韻》相同,也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排列瞭十二宮調各自所隸屬的曲調,這一部分的內容完全承自《中原音韻》;後一部分是曲調譜,這一部分在《中原音韻》所列的基礎上作瞭較大的增補和改進:一是在《中原音韻》“定格”所列的40支曲調的譜式的基礎上,替其餘的290支曲調都補選瞭例曲,使335支曲調都有譜可循,有律可依。二是以曲律術語取代評述,在所收的例曲曲文旁邊明確註上平仄、句逗、韻腳等具體格律,使每一曲調的曲律規范化、格律化。而這樣也就使得北曲譜的體制趨於完備。《太和正音譜》雖然在完備北曲譜的體制上取得瞭一定的成就,然而從其具體內容來看,還不夠完善,一是曲調未加詳考,多有混淆之處。二是在曲調下所註的句格、平仄、正襯、韻腳、句逗等多有混淆之處。

  自明初朱權編成《太和正音譜》後,在明代又陸續出現瞭一些北曲譜,如程明善的《嘯餘譜》、范文若的《博山堂北曲譜》,但這些曲譜都是沿襲《太和正音譜》,在北曲譜的體制和內容上都沒有新的發展。直到清代初年李玉的《北詞廣正譜》的出現,北曲譜的編撰才在《太和正音譜》的基礎上有瞭較大的發展,使北曲譜在體制與內容上都臻於完善。李玉《北詞廣正譜》是根據徐於室的《北詞譜》原稿增訂而成的,其卷首署曰:“華亭徐於室原稿,茂苑鈕少雅樂句,吳門李玄玉更定,長洲朱素臣同閱。”《北詞廣正譜》之成就,正如編者在譜名中所標榜的那樣,一是“廣”,一是“正”。其“廣”,就是廣收曲調,廣備譜式。一方面,擴大瞭《中原音韻》、《太和正音譜》所收的北曲曲調,所收的曲調從《中原音韻》、《太和正音譜》所收的335支增加到441支。在擴大所收曲調的同時,還在譜中廣收變格。《北詞廣正譜》共收列變格911種,超過瞭正格,正變相加,全譜共收列1 352種曲調譜式。另外,在每卷卷首的目錄內,還分別列出每一宮調的聯套譜式,而且列出小令的曲目,以分清套數曲與非套數曲之別。這樣也就使北曲譜在體制上更趨完備。《北詞廣正譜》的第二個成就是“正”,給作傢以正確明白的指導,在譜中對曲律中一些比較難以掌握的問題詳加說明辨析,對前人曲譜中的錯訛以及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在譜後還附有“南戲北詞正謬”與“牌名訛”兩章,對當時北曲創作中常見的一些曲律上的錯誤具體加以糾正。正因為《北詞廣正譜》具有“廣”與“正”的優點,故當時及後世的戲曲傢們爭相依奉,成為最常用的一部北曲譜。

  刊刻於元天歷年間(1328~1330)的《十三調譜》與《九宮譜》是目前所知道的兩部最早的南曲譜。但兩譜在明代就僅存曲目,其體制是否完備,已無法考見。從現存的南曲譜來看,體制較完備的南曲譜,首推明代蔣孝的《舊編南九宮詞譜》。《舊編南九宮詞譜》簡稱《舊譜》,是在元代《九宮譜》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蔣孝依據《九宮譜》所列的曲目,在南戲和傳奇劇本中找到相應的曲文收入譜中,使每一支曲調下都有瞭范例,這樣就大致規定瞭該曲調的句格,使作傢有瞭借鑒的依據。《舊譜》作為第一部較完備的南曲譜,尚有許多缺陷,一是曲調體式不廣,每調僅收一體,全譜僅10支曲調有“么篇”(變格),且曲調總數也沒有突破《九宮譜》所列的范圍,這樣就不能給作傢提供較多的選擇餘地。二是所引的曲文正襯不分,且不署平仄,即對每一曲調的句格、平仄等格律沒有加以明確的規定。三是曲文大多選自坊間刻本,古本甚少,而且又不詳加考核,譜中錯訛較多。因此,《舊譜》雖是第一部體制較完備的南曲譜,但尚待完善。

  《增定查補南九宮十三調譜》是沈璟為糾《舊譜》之弊而作。《增定查補南九宮十三調譜》,又名《南九宮詞譜》、《南詞全譜》,沈璟首先是在蔣譜的基礎上,增補191曲。其次是將《十三調譜》與《九宮譜》合為一譜,將《十三調譜》所列的62曲也列入其中。第三則是擴大瞭曲調的格式,在每一曲的正格之外,另辟“又一體”,將一些與正格稍有不同,卻又是曲律所允許的變格也收入譜中。第四是分別正襯,註明平仄。沈譜雖比蔣譜有瞭較大的改進,但也存在著不足。一是全逞己意,對原文妄改妄補。二是版本考勘不廣,輕信坊本,多從坊本選取范文,因而多承襲坊本之誤。

  自沈譜以後,南曲譜的編者漸多,較有影響的有沈自晉的《南詞新譜》、馮夢龍的《墨憨齋詞譜》、張大復的《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查繼佐的《九宮譜定》、王奕清等合編的《欽定曲譜》、呂士雄等合編的《南詞定律》、周祥鈺等合編的《九宮大成》、鈕少雅、徐於室合編的《南曲九宮正始》等。在這眾多的曲譜中,《南曲九宮正始》與《九宮大成》的成就最高,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集南曲譜之大成,繼沈譜以後,把南曲譜的編撰發展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南曲九宮正始》,全名《匯纂元譜南曲九宮正始》,卷首署曰:“雲間徐子(於)室輯,茂苑鈕少雅訂。”其成就主要在於“精”。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精選曲文。多從原本古調選收范文,全譜共引錄731支宋元南戲的佚曲,在所有的南曲譜中為最多。二是實事求是,不妄改妄補。三是詳考錯訛,不僅對蔣、沈二譜作瞭較詳細的考訂,基本上糾正瞭蔣、沈二譜中的錯訛,而且還對當時曲壇上作曲或度曲中常見的錯訛作瞭糾正。當然,《南曲九宮正始》也有不足之處,一是沒有把《十三調譜》與《九宮譜》合並為一譜,使用起來十分不便。二是每一曲調下備列的格式不多,未能給作傢更多的選擇餘地。

  《九宮大成》是清乾隆年間由周祥鈺、鄒金生編撰,徐興華、王文祿分纂,徐應龍、朱廷鏐參定的。共82卷,兼收南北曲,並附有工尺譜。其中南曲51卷,北曲30卷,閏1卷。南曲按引子、正曲(過曲)、集曲三類排列,並於北曲譜後附南北合套。《九宮大成》雖沿用九宮之名,但實際有十二宮調,而且將這十二宮調與十二月令附會起來,每月配一宮調:正月為仙呂宮,二月為中呂宮,三月為大石調,四月為越調,五月為正宮,六月為小石調,七月為高大石調,八月為南呂宮,九月為商調,十月為雙調,十一月為黃鐘宮,十二月為羽調。《九宮大成》所收錄的曲調數量之多,體式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匯集瞭前代曲譜已收列的曲調,而且也將前人漏收的以及後人新創的曲調網羅殆盡。全譜共收列南曲曲調正格1 513支,變格1 260支,集曲596支。北曲正格581曲,變格1 704曲,南北共2 094支曲調,正變合計4 466曲。另收列北曲套曲188套,南北合套36套。但《九宮大成》之“廣”,廣而不精,有些明顯不合律、不足為法的曲文,編者為瞭廣備體式,竟也予以收列。

王錫純輯《遏雲閣曲譜》[清同治九年(1870)上海著易堂書局刊印]

  自清代中葉起,聯曲體戲曲漸趨衰落,故對於曲譜的編撰也進入尾聲,尤其是進入中華民國以後,編撰曲譜者更是鳳毛麟角,吳梅的《南北詞簡譜》可以說是最後一部曲譜瞭。所謂“簡譜”,顧名思義,其特色當為“簡”。《南北詞簡譜》共10卷,其中1~5卷為《北詞簡譜》,5~10卷為《南詞簡譜》。《北詞簡譜》設置十二宮調,收列330支曲調;《南詞簡譜》收列867支曲調,每一曲調下隻列一體,不收變格。吳譜之“簡”,首先是簡而精。所選錄的曲調,都經過精心審核和選擇。對前人的曲譜,編者在借鑒時,不盲從,不迷信,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斟酌各傢之得失,取其長而避其短,獨下論斷。其次,吳譜之“簡”,簡而實用。從曲譜的佈局體式,以至曲調的選擇等,都著眼於方便作傢依譜填詞,以實用為目的。一是譜中所收的曲調多為常用之曲,不常用的曲調不予收錄。二是不過多地排列各種體式,免使作傢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每一曲調下隻列一正格曲文,但同時又在每一曲的正格下註明常用變格之體式。三是註明每一曲調之聲情與性質,以及具體用法。指明曲調與劇情的關系,所適用的場合與劇情,便於作傢根據具體的劇情來選用曲調,這對於那些初學者來說尤稱便利。

  戲曲唱腔樂譜 用工尺譜、簡譜、五線譜記錄的戲曲唱腔樂譜。傳統稱作“宮譜”。戲曲宮譜多為工尺譜,即是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俗字來標註曲調的唱腔。戲曲由於有腳色之別,同一曲調因腳色及所扮演的人物類型不同,在聲情上有所區別,故戲曲工尺譜采用可變動的首調唱名法,以笛色定調,笛凡七孔,其中吹孔一,指孔六,以筒音為基音,依次得七音:上、尺、工、凡、六、五、乙。其高八度音與低八度音,則是改變字形或在字旁加筆畫來表示,若高八度,其最後一筆向上挑或加一“イ”,高兩個八度則最後一筆兩次上挑或旁加“ㄔ”;反之,若為低八度,除“六”作“合”、“五”作“四”、“乙”作“一”外,其餘各字皆將最後一筆向下勾,若為低兩個八度,則兩次下勾。同時,根據首調唱名法,可構成七個不同調高的調,通常以笛子的筒音作“合”的調即小工調為基礎調翻調,如以小工調的“尺”作“工”的,即稱尺字調,若以小工調的“上”作“工”的,則稱上字調,若以小工調的“乙”作“工”的,即稱乙字調,若以小工調的“五”作“工”的,即稱正工調(又稱正宮調、五字調),若以小工調的“六”作“工”的,即稱六字調,若以小工調的“凡”作“工”的,即稱凡字調。

  戲曲工尺譜工尺字符的標註有三種形式:一是蓑衣式,將字符斜註於曲字旁,狀如蓑衣,故稱;二是玉柱式,將字符垂直標註於曲字旁,狀如一炷香,故俗稱一炷香式;三是一字式,將字符橫向平行標註在曲字旁。

  戲曲工尺譜除瞭標註工尺等字符外,還標註節奏符號,即板眼。板分正板與贈板,正板中又分為頭板、腰板、底板;贈板又分為頭贈板、腰贈板。眼分為中眼與小眼,中眼又分為中眼與側中眼,小眼也分小眼與側小眼。

  另外,戲曲工尺譜還標註瞭裝飾小腔,如常用的有疊腔、嚯腔、豁腔、斷腔、擻腔、掇腔等。①疊腔。用於平聲字的唱法符號。為瞭保持平聲字平穩悠長的腔格特征,又要避免行腔的單調呆板之感,便使用疊腔,即將某一樂音作同音重復演唱,以扣住首音,使腔頭平緩進行,不上升或下降。②嚯腔。用於上聲字的唱法符號。上聲字全部腔格呈現出“↘↗”即先下降後上升的進行形式,在首音高出後,即下降一音,此低音須作虛唱,並略作停頓,有吞咽之意,在曲唱中稱為“嚯腔”,因此,嚯腔是上聲字最主要的腔格特征,南北曲相同。③豁腔。用於去聲字的唱法符號。去聲字的腔格呈現出“↗↘”即先上升後下降的進行形式,出口不僅要高揭,而且須強而有力。用虛唱的形式,即上揚的一音不是實唱,而是從前音用力向上滑行,然後再上行。在曲唱中,這一形式稱為“豁腔”。南北曲皆同,隻是南曲豁腔僅上揚一音,而北曲豁腔多上揚二音。又豁後下落一音的高度,陰去聲字與陽去聲字有區別,陰去聲字的豁後首音比豁前音降低一音。④斷腔。又稱頓腔,用於南曲入聲字。南曲入聲字首音一出口即止,以表現入聲字短促急收的特點。⑤擻腔。又稱閃腔顫腔,演唱時以頤頷部位的開闔,使行腔產生搖曳變化之妙,婉轉動聽。⑥掇腔。在一腔中稍加頓逗,唱作兩腔。

  戲曲工尺譜多出於文人清唱傢之手,但由於訂譜的目的不同,戲曲工尺譜有清宮譜戲宮譜之分。文人清唱傢訂譜的目的有二:一是自娛,用於清唱,這一類工尺譜便稱為清宮譜;二是為指導和規范戲班藝人的演唱而編訂的工尺譜,時稱戲宮譜。清宮譜的曲字腔格按字聲嚴加考訂,工尺音符標註精嚴細致,但通常隻標註板式、中眼,不標註小眼,不分正襯,又譜中隻收列曲文,不收科白,所選劇目,也多以生、旦行當的唱工戲為主,清宮譜僅供曲傢清唱之用,初學者較難習用;戲宮譜多是根據舞臺演出本整理而成,曲文、科白皆收,為方便藝人按譜演唱,板式標註具體細致,不僅標明各種板式符號,而且也註明豁腔、擻腔、斷腔等裝飾小腔。所收劇目,註重舞臺的演出效果,除瞭選收生、旦等唱工戲外,兼顧其他行當的戲,如對於凈、醜等行當以做工為主的折子戲也予以收列。

  在前人所編的戲曲工尺譜中,屬於清宮譜的有《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太古傳宗曲譜》、《吟香堂曲譜》、《納書楹曲譜》等工尺譜,屬於戲宮譜的有《遏雲閣曲譜》(見圖)、《六也曲譜》、《昆曲大全》、《春雪閣曲譜》等。另《集成曲譜》兼戲宮譜與清宮譜之長。一方面,顧及舞臺演唱的需要,一是所收列的劇目多選自舞臺演出本,二是曲白皆收,詳註板眼;另一方面,也借鑒瞭清宮譜之長,十分重視對曲文字聲、腔格、板眼的考訂。

  近代以來,隨著西洋音樂的傳入,出現瞭一些用簡譜或五線譜來記錄戲曲唱腔的樂譜,如1915年刊印的《風琴戲曲譜》,收錄瞭《天水關》、《洪洋洞》、《文昭關》、《三娘教子》、《二進宮》、《空城計》等十餘出京劇的唱腔選段;又如劉天華的《梅蘭芳歌曲譜》則是用五線譜記錄的戲曲唱腔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