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發展中形成的一系列風俗習慣。普遍存在於各地各民族。包括各地組織戲曲演出活動中形成的習俗和各地戲曲班社在管理和舞臺演出過程中形成的習俗。伴隨戲曲的成熟而產生。中國最早的戲曲形式雜劇形成於北宋年間,被譽為“戲曲之母”的《目連救母》雜劇就是曾在北宋都城開封中元節民俗活動中能演7天7夜的連臺本戲,且在中元節演出《目連救母》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

  戲曲民俗可分為:在民俗節日日裡演出的節令戲、在各種廟會演出的廟會戲、為老人祝壽或慶賀娶妻生子演出的堂會戲、為報答神聖顯靈而演出的還願戲、為悔過認錯而演出的罰戲、為賑災和救濟孤寡老人而演出的義務戲等。

  節令戲,如元宵節時,各地均成立有社火會,專業和業餘戲班紛紛登臺獻藝。演出形式多樣,有化裝加入到秧歌隊伍中走村串戶,為鄉親們登門拜年、祝福演唱的;有在廣場上與群眾聯歡表演的;有在固定演出場所如廟臺、茶園、戲園、廳堂演出的;還有臨時搭臺演出的。節令戲有與節令相關的特定劇目,如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演出《上元夫人》、《元宵迷》等;三月三日蟠桃節,演出《蟠桃會》、《安天會》等。一年四季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為戲曲的繁榮發展創造瞭契機,戲曲演出更豐富瞭民俗文化,增加瞭節日和喜慶氣氛。

  廟會戲和堂會戲演出的劇目亦有一定規矩。春祈秋報,迎神賽會,結合祭祖儀式,演出《封神》、《西遊》等神仙道化連臺本戲;祭祀關羽的關帝廟會上演出《單刀會》、《定軍山》、《戰長沙》等三國戲,但禁演《走麥城》;婚嫁演《少華山》、《穆柯寨》、《天仙配》、《老少換》等;生日、慶壽演《麒麟送子》、《雙官誥》、《打金枝》、《全傢福》、《八仙慶壽》等;祈雨演《渭水河》、《斬旱魅》等;喪戲演《孟薑女哭長城》、《大祭樁》、《六月雪》等;開臺戲演《天官賜福》、《跳加官》、《跳財神》等;收鑼戲演《賣油郎》、《買胭脂》、《小放牛》等;募捐戲演《拾萬金》、《南天門》。此外,中國戲曲在民俗活動中忌諱上演與觀眾心態抵觸、與節日氣氛不和諧的劇目。因此,戲班每到一地演出,應訪問該地有什麼忌諱,如本地姓蕭的人多,則不能演《雁門關》、《金沙灘》、《清官冊》等有蕭太後的戲;姓陳的多,不能演《秦香蓮》;姓秦的多,不能演《東窗記》;姓曹的多,不能演《擊鼓罵曹》,而要選擇能使本地觀眾看著開心、感到榮耀的劇目。

  各地戲班在組織、管理、舞臺演出中也形成許多約定俗成的班規和風俗習慣。如戲班組織有“七行七科”;規范演員道德行為有十大班規;演員在臺上演出,後臺候場、化妝,座位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每年春節過後,戲班要舉行隆重的開臺儀式,年終要舉行封箱儀式;正戲演出前要先“跳加官”,“跳財神”;戲班為招徠觀眾,催促演員化妝,在演出之前要“打通”,演奏鑼鼓曲牌;演出前,戲班要請當地會首或鄉紳、官員點戲;凡點戲者,均要給戲班賞錢;戲班遇到新建戲臺演出時,需先祭臺;戲班在後臺要供奉祖師爺,演員出場時先拜祖師爺,禱告演出順利;演員觸犯瞭班規,要在祖師爺面前贖罪,請求處罰;祖師爺聖誕,全體演員要集體參拜等。這些習俗,固然有宗法意識的影響,但也密切和鞏固瞭戲班內外的關系,保障瞭戲曲演出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一度破除瞭一些被看作傳播封建迷信的戲曲民俗,如以祭祀神聖為目的的廟會戲,演出中的跳加官,戲班中的拜祖師爺等。但也形成瞭一些新的演出習俗,如戲曲調演、會演,工廠開工、商店開業的慶賀戲,五一、十一等新的節慶戲等,豐富瞭戲曲民俗的內容。隨著宗教信仰政策的恢復和落實,大部分民間廟會戲已經恢復。戲曲與民俗活動越來越密切,戲曲民俗也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