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佛洛德精神分析理論基礎上形成的理論觀點。代表人物有C.G.榮格A.阿德勒E.H.埃裏克森K.霍妮等。

  榮格是瑞士精神病學傢,曾是S.佛洛德最鍾愛的弟子,因學術上的分歧後來成為分析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突出心理結構的整體性,提出“集體無意識”和“原型”等概念,擴大瞭潛意識的內涵,對心理學以及宗教、歷史、藝術術、文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集體無意識是人格結構中最底層的無意識,與個體無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後天獲得的,而是先天遺傳的。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型,它與本能都是人格中的根本動力。不同的是,原型在心理上追求它的固有目標;本能則在生理上追求滿足。

  阿德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弗洛伊德最早的學生和追隨者,後因學術分歧被弗洛伊德視為“背叛者”,兩人也因此徹底決裂。最終他創立瞭個體心理學理論,其核心的概念就是尋求優越。人類尋求優越的動力來自與生俱來的自卑感,例如,兒童與成人相比顯得虛弱和無能,自卑感激起兒童獲得能力的強烈動機,從而克服自卑感,以達到優越的目標。這種對自卑感的對抗就是補償作用。

  埃裡克森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曾是遊歷歐洲的藝術傢,後來接受精神分析培訓,成為一名開業心理醫生,並逐漸形成瞭自己的理論。其中包括自我認同感(又稱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和人格發展的8階段理論。弗洛伊德把自我視為本能沖動與超我需求之間的傳遞者;埃裡克森則相信,自我執行重要的建構功能——建立人的自我認同感和滿足人控制外部環境的需要。他把自我認同感描述為一個復雜的內部狀態,包括個體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過去與未來的連續性。

  霍妮生於德國漢堡,柏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自修精神分析理論。不久她從女性的觀察角度開始對弗洛伊德的理論提出質疑。她強調文化和社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提出所有神經癥都是文化取向的,行為模式是特定文化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