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腔或大血管快速註入造影劑,以顯示心臟血管的解剖形態和血流動力學改變的一種X射線造影檢查。

  設備條件 主要有:①大容量的X射線發生裝置。曝線時間短於1/10~20秒。②快速和連續的記錄裝置。現多採用螢光縮影、電影和電視設備,每秒應達60幀(40~100幀)。最好為雙相設備,以減少投照次數和造影劑用量。③高壓註射器。以保證造影劑的快速註入。④各種導管。為選擇性心腔和血管造影所所必備。⑤造影劑。當前應用的水溶性有機碘制劑:有離子型照影劑。如泛影葡胺(urographin);非離子型照影劑,如優維顯(ultravist)兩類。前者普遍應用,後者毒性反應小、更安全,但價格昂貴。數字化心血管造影設備日趨成熟,已應用於臨床。

  心血管造影方法 分為靜脈心血管造影及選擇性心臟和血管造影兩大類。前者,用粗針直接穿刺或切開外圍靜脈插入套管針後註射造影劑,通過腔靜脈使右心系統、左心和胸主動脈先後顯影。本法造影劑用量大,且難以保證左側心腔和胸主動脈清晰顯影,已廢棄不用。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應用導管技術選擇性地向心腔和主動脈以及分支註入造影劑的方法,同時可進行測壓、血氧分析等。導管技術現已幾乎均采用經皮穿刺插入技術,多選用股靜、動脈。必要時也可經肱靜、動脈插管。常用如下幾種方法。

  心室造影 通過腔靜脈–右心房,以及腹主動脈–升主動脈,將導管分別置放在右心室和左心室腔後造影。前者用於右心室和肺循環系統疾患;後者適於觀察左心室和主動脈疾患。

  胸和腹主動脈造影 胸主動脈造影一般將導管置於升主動脈(主動脈瓣上2~3厘米處),註入造影劑適於顯示胸主動脈全貌,常用於主動脈瓣病變、主動脈間和心底部的左向右分流畸形,胸主動脈瘤和夾層、大動脈炎等診斷;腹主動脈造影,一般導管置於腹主動脈上段造影,用以觀察腹主動脈及其主支的病變如主動脈瘤和夾層,大動脈炎和髂動脈狹窄阻塞和腎動脈及其他主支的病變等。

  肺動脈造影 經右心將導管置放於主肺動脈,用以顯示主和左、右肺動脈及其分支的全貌,進而肺靜脈及其分支,主要用於肺動脈栓塞、大動脈炎的肺動脈病變、先天性肺動脈及分支狹窄、肺動靜脈瘺以及肺靜脈畸形引流等肺靜脈異常或病變的診斷。

  冠狀動脈造影 多采用經皮穿刺右股動脈的技術,切開肘窩肱動脈的技術已很少應用。冠脈造影常規包括左室造影,用以觀察左室形態和運動功能變化。能清晰地顯示冠脈及分支狹窄阻塞性病變的全貌,現仍為冠心病診斷及介入和手術治療適應證選擇的主要依據,也可用於冠脈及分支其他畸形和病變的診斷檢查。

  臨床應用 由於超聲心動圖含彩色多普勒顯像、磁共振成像、電子束和螺旋(尤其多層面)CT的應用和進展,心血管造影的臨床適應范圍已顯著縮小。但選擇性心腔造影結合軸位角度投照,對顯示某些復雜、復合先天性心臟病的解剖畸形細節,驗證超聲、磁共振、CT檢查的疑難診斷仍有重要作用。冠脈造影對顯示冠脈及分支全貌和有關病變的診斷,更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