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新儒傢牟宗三研究宋明理學的一部力作,也是現代新儒傢對道德形上學探索的一部總結性著作。1968年至1969年在香港出版,1999年在內地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書共三冊,分為綜論和分論兩大部分。綜論是總論全書的基本義理和宗旨,分論分別研究瞭北宋諸子如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胡宏以及朱熹的學說。其另一部著作《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則接著分論部分補充論述瞭陸九淵、王陽明和劉宗周等人的學術思想,可視為本書的續編。通過對宋明時期儒學發發展的研究,牟宗三完成瞭他的“道德形上學”理論架構。在書中,牟宗三首先指出瞭宋明儒學所確定的孔子以下儒學內部的“傳法系統”,以曾子、思孟及《中庸》、《易傳》與《大學》為儒傢傳承的正宗。同時,牟宗三還指出宋明儒學的大宗應是周敦頤、張載、程顥、胡宏、陸王、劉宗周一系,而程頤、朱熹則是宋明儒學的旁支。另外,他還批判借鑒瞭I.康德哲學的思想,論述瞭儒傢心性之學的“即內在即超越”、“即存有即活動”的特質,並指出儒學是一種以人性為中心,以“盡性知天”突破現實的人的有限性而貫通天人的“道德的宗教”。

《心體與性體》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