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能治療各種異位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轉為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又稱電複律電除顫。電複律的裝置叫作心臟複律器除顫器。此項操作簡便安全能立刻生效。

  機理 異位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多起源於折返激動或異位灶自律性增強。如果在瞬間施以較強的電流(常用直流電),則此一瞬間心肌全部除極,一切異異常激動均消除。然後具有正常自律性的竇房結即可發出自主激動主宰心臟。但電擊須避開心室肌的“易損期”,復律器均有心電圖R波驅動放電的同步裝置。對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等有成型的QRS波者,應用同步電轉復。對心室顫動(無成型的QRS波)則施行非同步除顫

  分類 把電極板放在胸壁施行放電者,稱為體外電轉復;開胸手術時,把電極板放在心臟表面施行放電者,稱為體內電轉復。施行電轉復時,先用短效淺麻醉藥,使患者處於朦朧狀態下放電,以減小患者的痛苦。1981年以後發展瞭埋藏式自動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用以預防心性猝死。

  合並癥 如原有竇房結功能障礙,轉復後可出現較長時間的心搏停頓、緩慢的交界逸搏心律,多於數秒或數十秒之後恢復竇性心律,或仍回到原來的異位節律(如心房顫動)。心臟擴大顯著、心功能差者,轉復後可出現肺水腫、心力衰竭。若心房顫動患者有血栓–栓塞風險者,轉復前後需用抗凝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