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和身的性質及相互關係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具體說來,是關於心理的實質是什麼、心和身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還是兩種完全對立的東西的問題。心身問題是心理學、精神病學、神經科學及哲學等學科共同關心的問題。從心理學來講,心身問題可表現為心腦問題、心理與生理的關係問題。

  研究簡史 文物遺跡及現代世界上原始社會部族的有關資料表明,原始人早就可能相信人的軀體在活著的時候為靈靈魂所占據,軀體死後靈魂就離開瞭。約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墨子也有“人死為鬼”之說。但荀子卻提出瞭唯物一元論的“形具而神生”的心身觀。這一科學的看法經南朝范縝在《神滅論》中以“形質神用”的觀點進一步闡明後,達到完善地步。古希臘時代德謨克利特把心(靈魂)看成像軀體一樣,是物質的東西。相反,其師柏拉圖的二元論由於受到基督教的支持而一直有巨大影響,在西方心身關系學說中仍留下明顯的烙印。17~19世紀,隨著產業革命的爆發,西方出現瞭種種機械唯物論的、唯心論的和二元論的心身關系理論,其中R.笛卡兒的二元論有重大影響。20世紀上半葉,西方心理學受到行為論的影響,基本摒棄瞭對心理、意識的研究,從而也放棄瞭對心身問題的探討。50年代後,一則由於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等的發展,行為主義心理學趨於衰落,因而意識心理學的研究又開始復蘇;二則由於在神經科學中對腦幹網狀結構、割裂腦、腦損傷及心理藥物學等的研究與進展,心身問題遂逐漸集中於腦與意識關系的研究上,取得瞭較顯著的成就。

  西方幾種重要的理論觀點 自中世紀以來,曾出現過幾種較有系統和影響的心身關系理論,即:①中性一元論。認為心和身是某種中性東西的兩個方面或屬性。其中,E.馬赫的經驗批判論是對西方心理學中心身關系理論最具影響的一種中性一元論。它是把經驗作為統一心和身的中性東西的一種主觀唯心論。如W.詹姆斯的激進經驗論認為,在人的認識范圍內,世界一切東西如心和身,均由經驗構成,而經驗的一個片段(如身)隻有在它和別的經驗片段(如心理)的關系中才能顯示其特性。W.馮特的心身關系理論雖常表現出平行論的二元論特點,但其關於兩類經驗同一性質的看法則同樣屬於馬赫經驗批判論的范疇。②心身交互作用論。認為心與身為兩種本質上不同的獨立實體但彼此可以相互作用的理論。這是一種較早的典型的心身二元論。③心身平行論。認為心和身為兩種各不相幹的實體依同一步調而協同活動,也是一種典型的心身二元論。④心身同形論。格式塔心理學認為,知覺的形式與產生它的神經興奮的形式相應。⑤副現象論。認為心理現象隻是由物理過程所產生的副現象或副產品。⑥心身等同論。認為心等同於身,心理等同於生理的心身觀。由此可見,在西方心身關系理論中,除明顯的唯心論和心身等同論外,其餘幾種論點的實質仍為心身二元論的不同表現形式。

  腦和意識的神經科學研究 2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腦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的發展,心身關系問題轉向自然科學的腦和意識的關系的探討,而一些研究者仍表現出濃厚的哲學色彩。

  D.M.阿姆斯特朗(1968)提出的心理物理等同論完全否認瞭心理活動的存在。他認為,心理就是腦,用神經元的網絡就足以解釋人的各種活動,意識概念完全是多餘的。以研究DNA分子結構而獲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傢F.H.C.克裡克認為,意識不過是一大群單個神經細胞及其相關分子的聯合活動而已,意識概念是不必要的。這些觀點實際上都是行為主義的翻版。另外一種被多數人否定的理論是心靈主義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意識是一種內部的主觀狀態,是單獨存在的精神活動,腦不過是體現精神活動的載體。

  諾貝爾獎獲得者R.W.斯佩裡提出突現決定論,認為意識是腦活動的突現特性,它由神經機制構成,但不同於腦的神經活動,也不能還原為腦的神經機制。產生意識自覺性的腦神經過程包括許多從簡單到復雜的系統,高層次系統控制著低層次系統。腦的高級控制層次的派生物是人的內在經驗,即意識現象。同時意識也對腦活動具有調節控制功能。他說:“腦生理決定著心理效應,而心理現象又對神經生理有因果影響。”

  俄羅斯心理學傢A.R.魯利亞1972年提出腦功能系統理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意識是由大腦所具有的三種功能系統實現的。第一功能系統是腦的深部組織,包括上腦幹及網狀系統的舊皮層,負責大腦皮層的活動狀態;第二功能系統是大腦兩半球的後半部,負擔接收、保存和加工外界信息;第三功能系統是大腦的前半部,負擔動機活動,建立復雜的計劃程序並控制這些計劃的執行。大腦的這三種功能系統的聯合活動使人能夠進行信息加工,主動地適應外在環境,使人的行為指向一定的目標。

  現代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一般都承認意識是大腦的產物,但又不是神經活動本身。它超越神經活動,是一種心理活動,有人稱它為神經活動的“產物”,也有人稱它為“突現特性”。另外,還有人把產生意識的大腦的神經活動稱為“意識的神經相關物”。神經相關物是指意識的物質基礎。這種提法雖然有些含糊,但是避開瞭許多麻煩。另一個討論的焦點是意識在腦的何處產生,是在腦的某一特定區域產生的,還是不同的腦結構交互作用的結果。如上所述,多數人認為意識是許多腦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

  200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給瞭美國神經生理學傢E.坎德爾,他的得獎代表著神經科學向心理學的逼近。坎德爾對心理學關於學習和記憶的研究成果有著深刻的瞭解,能夠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記憶的不同類型。他的研究表明長時記憶需要蛋白質合成,短時記憶則不需要。他明確提出神經科學和心理科學共同開展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將會解決許多心理學的謎團。另一方面,神經科學將成為認知科學和分子生物學之間的橋梁,從分子和神經元水平解決人的高級認知問題,即解決知覺、記憶、思維等問題,並最終可能解決人的意識問題。

  由於長期受唯心論、二元論和機械唯物論的影響,心身問題成為難解之謎。身體功能與心理功能有實質的區別,但心理究竟是如何統一於身體特別是腦的,還需要深入研究。神經心理學、心身醫學等專門從事這一問題研究的學科及新的研究方法,將使心身關系問題研究取得新的進展。

  

推薦書目

 魯利亞 А Р. 神經心理學原理. 汪青, 邵郊, 王甦, 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3.

 荊其誠, 楊玉芳. 心理學的意識概念. //王雲九, 楊玉芳. 意識與大腦: 多學科研究及其意義.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