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泄水建築物下泄急流的動能,並使水流在較短的距離內與下遊正常水流取得妥善銜接的設施。如在河道中修建閘壩後,上遊水位抬高,下泄單寬流量加大,水流流速增高,能量集中,需要採取妥善的消能措施,控制上下遊水流銜接,否則將影響建築物與河道安全以及正常運行。常見的消能工分為水躍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三種。此外,為瞭提高消能效率,還有輔助消能工和超空穴消能工等。輔助消能工有趾墩、消力墩及尾檻等。超空穴消能工可使空穴長度發育到超過消能工相應尺寸或更大,空穴不在消能工邊壁而在其後水中潰滅,避免瞭消能工受空化破壞。消能工消能是通過局部水力現象,把水流動能轉換成熱能,隨水流散逸掉。消能工形式的選擇,可根據樞紐佈置、地形、地質和水文等條件確定。對一個具體工程,可能選用一種或多種形式的消能工,必要時,還要進行水力模型試驗。設置消能工,應做到下遊河床不發生嚴重沖刷、岸坡穩定,建築物和消能工免遭空化、磨蝕、振動等破壞和霧化帶來的危害,保證樞紐建築物安全運行。在消能工的設計中應力求做到工程量小、造價低、工期短及管理維修方便等。

  20世紀後期,中國建設瞭一批高水頭、大流量、大泄洪功率和大單寬泄洪功率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因此研究、設計瞭一批新型消能工。新型消能工可分為三類:①收縮式消能工。②擴散式消能工。③水舌碰撞式、水舌分層跌落式與水墊塘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