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食物轉變為可供吸收和同化的化學物質的一組器官。有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人體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腺則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壁內的許多小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系統是營養物質進入人體內的管道。消化過程主要在小腸進行。各種消化產物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均通過腸黏膜進入淋巴和血液(吸收),供全身組織利用。未被利用和無營養價值的殘渣則形成糞便被排出體外。它還有清除體內有毒物質的作用,參與機體免疫機制,以及分泌多種激素素和肽類參與系統內和全身生理功能的調節。

  口腔 消化道的起始部分。食物入口腔,經牙進行機械性加工。口腔中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以及無數分佈於唇、頰、腭黏膜下的小腺)分泌漿液和黏液,潤滑食物,唾液中的α–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1,4α鍵,生成α–極限糊精、麥芽丙糖和麥芽糖。

   位於鼻、口和喉後方。借助吞咽動作將食團運送到食管。見咽。

  食管 連接咽和胃的肌性管道,長約23~25厘米。有3處狹窄(起始處環狀軟骨部位、主動脈弓處、穿過橫膈處),是外傷、穿孔和食管癌的好發部位。食管將食團輸送到胃。食管下端在解剖上無明確的括約肌,但有一個范圍狹窄(1~3厘米)的高壓帶,即下食管括約肌,防止瞭胃食管反流。

   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正常容積為1~2升。入口是賁門,出口是幽門。胃分為5部分:①賁門。②胃底,賁門以上部分。③胃體,角切跡近端部分。④胃竇,角切跡遠端部分。⑤幽門管,胃竇遠端部分,終止於幽門口。賁門部黏膜的腺體為賁門腺,胃底和胃體黏膜的腺體為胃底腺,胃竇和幽門管黏膜的腺體是幽門腺。胃竇收縮可攪拌、混合和粉碎食物,把食糜排入小腸,分泌一系列物質進入胃腔,包括許多離子(主要是氫、氯、鈉和鉀)、水、內因子、胃蛋白酶原和黏液。胃底腺的壁細胞(泌酸細胞)分泌鹽酸,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它們將鐵從食物中分離出來。胃酸除有消化功能外,還保持小腸免遭細菌污染。賁門腺、幽門腺、胃底腺的頸黏液細胞和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胃黏液。它附著於黏膜上皮表面,中和胃酸,滅活胃蛋白酶,保護黏膜上皮。胃黏膜中散在的內分泌細胞攝取胺前體並將其脫羧,產生肽類和肽類激素,稱為胺前體攝取和脫羧系統。

  小腸 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長約6.5~7.0米,盤曲於腹腔中、下部。近端與幽門相連,遠端與盲腸相接,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整個十二指腸呈C形彎曲,環繞胰腺頭部,約20~30厘米,空腸約2.5米,回腸約3.5米。小腸包括:①黏膜和黏膜下層隆起一系列環狀皺襞。②環狀皺襞上有大量突起的絨毛。③絨毛上排列突起的微絨毛(刷狀緣)。這些結構使黏膜表面吸收面積增大約600倍。小腸和胃一樣,也具有內分泌功能。小腸存在如下的胃腸激素和肽類:縮膽囊素、促胰液素、血管活性腸肽、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肽、胃泌素、胃動素、腸升血糖素、腦腓肽、 P物質、神經降壓素、生長抑素等。

  大腸 從盲腸到肛管的一段消化管。平均長約1.5米,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六部。主要是排泄未吸收食物。從小腸進入的流體內容物中吸收水分,形成糞便。升結腸和橫結腸主要是吸收水、鈉和氯化物,降結腸儲存和排出糞便。大腸每天約吸收水800~900毫升。每天糞便約重100~230克。糞便中水占70%~85%,其中尚有電解質;固體主要是未吸收的食物殘渣、細菌、脫落上皮細胞和未吸收的礦物質。排便時間愈延遲,水吸收愈多,糞便也就愈少愈幹。大腸還有消化和合成功能。植物纖維素通過腸道時絕大部分不發生變化,少量經細菌消化而分解。大腸細菌除參與纖維素的消化外,還合成葉酸、核黃素、生物素、維生素K和煙酸。大腸也具有內分泌功能,一些胃腸激素和肽類,如血管活性腸肽、腸升血糖素和生長抑素也存在於大腸。

   見肝。

  胰腺 在後腹膜腔,斜行橫跨後腹壁。兼有內、外兩種分泌的腺體。外分泌系統每日約分泌2 000毫升液體,富含碳酸氫鹽,多種酶和電解質。經主胰管和副胰管流入十二指腸,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液,參與小腸的消化吸收。消化主要由胰酶完成,碳酸氫鹽、鈣、鎂為酶的活性創造適宜環境。內分泌部分主要是胰島。胰島A細胞產生胰升血糖素,B細胞產生胰島素,D細胞產生生長抑素。胰腺還產生胰多肽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