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䅟屬中的1種。別名:龍爪稷、雞爪粟、非洲黍、鴨距粟。一年生草本,一種熱帶耐旱穀類作物。稈直立。鬚根稠密。葉鞘具脊,葉片扁平。穗狀花序3~9,呈指狀排列於莖頂,常作弓狀彎曲;小穗含多數小花,無柄,密生於寬扁穗軸之一側(見圖)。

穎和外稃的脊上具翼,囊果果皮薄而鬆弛,種子小,圓球形,直直徑1~1.8毫米,深棕色,表面具網紋;胚大,長約為種子的1/2。種子含蛋白質7.1%。籽粒作餅、煮粥或生產啤酒,為一種耐貯藏有營養價值的糧食。是非洲和印度人的主食。䅟子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印度、錫金、尼泊爾和烏幹達大量栽培。中國西藏波密地區、廣東海南島,以及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南部地區種植過,但面積零散,產量不多。

  䅟屬有12種,多數產非洲,栽培䅟子的染色體為x=9,2n=36,系來自野生的牛筋草2n=18的異源四倍體。按䅟子穗狀花序彎曲程度,小穗籽粒顏色、質地和大小等差別來劃分類型和品種。其中拳狀黃粒品種產量高,抗病力較強。

  䅟隸屬於畫眉草超族,是在非洲熱帶少雨幹燥、高溫炎熱氣候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為短日照高光效四碳植物類群,能耐瘠薄土壤。在中國南部缺少灌溉的荒山丘陵地區可以擴大推廣的一種旱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