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肉食亞目的1科。唇基狹於觸角窩間距,適於爬行的甲蟲。通稱步甲。世界已知約2.5萬種,中國已記載800種以上。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60毫米,一般中等大小,色澤幽暗,多為黑色、褐色,常帶金屬光澤,少數色鮮豔,有黃色花斑;體表光潔或被疏毛,有不同形狀的微細刻紋。前口式,頭部一般比前胸背板稍狹,上顎基部外側有凹槽,複眼突出,洞居類群複眼常退化或消失。前胸背板接近方形,寬過於於長,少數類群狹長呈筒形。前、中胸之間活動自如,中、後胸各有翅1對,同一種後翅常有長翅和短翅2型。鞘翅長度一般蓋過腹末端。本科幼蟲為典型的蛃型(除LebiaBrachinus的晚期幼蟲),足長有6節,第9腹節有1對尾叉。本科容易與虎甲科和偽步甲科混淆。但是虎甲科唇基的寬度大於觸角窩之間距,幼蟲腹部第5節背面有鉤;而偽步甲科的區別是:偽步甲科的後足跗節隻有4節,幼蟲第9腹節無尾叉。

  生活習性 成蟲不善飛翔,地棲性,多在地表活動,行動敏捷,或在土中挖掘隧道,喜潮濕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白天一般隱藏於木下、落葉層、樹皮下、苔蘚下或洞穴中;有趨光性和假死現象。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於植株上活動的種類較多。成蟲、幼蟲多以蚯蚓、釘螺、蜘蛛等小昆蟲以及軟體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隻取食動物的排泄物和腐殖質。生活史比較長,一般1~2年完成1代,以成蟲或幼蟲過冬。卵一般單產在土中。幼蟲有3齡,老熟幼蟲在土室中化蛹。

  分類 本科的分類目前世界各國一般采用Leconte-Horn-Gang-lbauner的分類體系,包括8個亞科,中國僅有Cicindelinae、Paussinae、Omophroninae、Carabinae、Brachinae。

  意義 步甲科種的分佈極廣,各類群間的分化比較明顯,是研究動物地理的理想對象。此外,步甲大多為捕食性,在自然界生物平衡及消滅害蟲方面起著一定作用。中國的金星步甲大量捕食鱗翅目幼蟲,是粘蟲等害蟲的重要天敵。20世紀初,美國曾從歐洲輸入一種步甲,以防治自該地區引入的毒蛾科害蟲。但在另一方面,步甲也有可能成為危險的害蟲,例如,在飼養柞蠶的地區,它們大量捕食柞蠶幼蟲和蛹,歐洲的距步甲是該地區玉米幼苗的著名害蟲;毛婪步甲和谷婪步甲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嚴重為害谷類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