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 V,原子序數23,原子量50.9415,屬週期系VB族。

  發現 1801年,西班牙礦物學傢A.M.del裏奧在釩鉛礦中發現一種新元素,命名為erythronium。當時,裏奧無法區別釩和鉻,經幾年的試驗,他宣稱他所研究的礦石隻是堿式鉻酸鉛。1830年,瑞典化學傢N.G.塞夫斯特穆在冶煉泰貝格的鐵礦時,發現在鍛鐵、爐渣和礦石中都含有一種新的元素,並以斯堪的納納維亞女神Vanadis之名將其命名為vanadium。以表示釩的化合物在溶液中所呈現的美麗顏色。同年,德意志F.維勒重新研究瞭裡奧所用的釩鉛礦,發現erythronium就是釩。1927年,美國化學傢J.W.馬登和M.N.裡奇在900~950℃時加熱五氧化二釩、金屬鈣和氯化鈣的混合物,制得純度為99.7%的金屬釩。

  存在 釩在地殼中的含量在0.02%~0.03%之間,占第22位。釩廣泛分佈於許多種礦藏中,已知的含釩礦超過65種,最重要的釩礦有:綠硫釩礦VS2V2S5、釩雲母 K2(Mg,Fe)(Al,V)4Si12O32·4H2O、釩鉛礦PbCl2·3Pb3(VO4)2和釩鉀鈾礦K22U2O3·V2O5·3H2O。釩還常存在於鐵礦、鋁礦、煤和石油中,在太陽、恒星和隕石中已發現釩,在一些釩起著重要作用的動植物體內也能找到釩。自然界存在兩種釩的穩定同位素:釩50、釩51,其中釩51的含量為99.76%。

  物理性質 金屬釩有淡灰色光澤,不易變暗,有韌性;熔點1890±10℃,沸點3380℃,密度5.96克/厘米3。金屬釩為體心立方晶格;在氫氣中加熱會變脆,在真空中加熱能恢復韌性。釩能與鋁、鈷、銅、鐵、錳、鉬、鎳、鈀、錫、矽等元素形成合金。

  化學性質 釩的電子構型為(Ar)3d34s2,氧化態有+2、+3、+4、+5、0、±1。常溫下,金屬釩對鹽水、空氣、稀硫酸、鹽酸和堿溶液都有較好的抗蝕性。釩容易溶於濃硫酸、濃硝酸和氫氟酸。釩與堿熔融可生成釩酸鹽和氫氣。

  高溫下,釩能與多數非金屬直接化合。例如,釩與氧、氮、碳、硫等單質共熱,能生成氧化物VO、V2O3VO2V2O5;氮化物VN;碳化物VC、V4C3和硫化物VS2V2S5

  釩的水溶液化學比較復雜。氫氧化釩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隨氧化態的不同而異。通常,+2、+3價釩的氫氧化物呈堿性;+4、+5價釩的氫氧化物呈兩性,其中+4價釩的堿性強於酸性,而+5價釩的酸性強於堿性。+5價釩在不同酸度的水溶液中形成各種不同組成的釩酸鹽。在酸性溶液中,五價釩易被碘離子、亞鐵鹽、二氧化硫和汞等中等程度的還原劑還原為四價釩VO2+;鐵、鎂、亞錫等強還原劑可進一步將 VO2+還原為三價釩V3+;而鋅、鈣等可把V3+還原為二價釩V2+。釩還能與氫形成組成為VH0.94的非整比氫化物。

  制法 釩礦的處理方法有以下三種:①酸法,用硫酸或鹽酸處理礦石,使釩變成可溶性的(VO2)2SO4VO2Cl。②堿法,用苛性堿或碳酸鈉與礦石一起熔融,使釩變成水溶性的釩酸鹽NaVO3Na3VO4。當礦石中含鈣時,必須用碳酸鈉處理,使鈣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碳酸鈣,避免生成難溶的釩酸鈣Ca(VO3)2。③氯化物焙燒法,用食鹽與礦石一起在空氣中焙燒,使五氧化二釩變為可溶於水的NaVO3

  用碳、矽、鋁等元素還原五氧化二釩可以制取金屬釩。用鋁熱法生產的金屬釩,純度可達98%。此外,也常用矽鐵做還原劑生產金屬釩,同時加生石灰使二氧化矽變為矽酸鹽:

2V2O5+5Si─→4V+5SiO2

SiO2+CaO─→CaSiO3

  金屬釩非常容易與氧、碳、氫、氮等元素化合,也容易與某些產物形成固溶體,使純金屬釩的制備十分困難。常用的純金屬冶煉方法有氯化物還原、氧化物還原和碘化物熱分解三種:①在惰性氣氛中用金屬鈉、鎂、氫化鈉或氫氣還原四氯化釩VCl4,可制得較純的金屬。在680~700℃時用氫在氬氣氛中還原四氯化釩,可得純度為99.95%的金屬釩。用這種方法時,必須將VCl4中的少量VOCl3除去,因為氧原子會嵌入金屬晶格中而影響延展性。②用稀土金屬(見稀土元素)混合物或鈣還原釩的氧化物(V2O3V2O5),也可制取較純的金屬釩。③加熱分解釩的碘化物VI,可制取最純的釩。此外,通過電解精煉也能制取高純度的金屬釩。用作合金材料的釩鐵常用鋁熱法還原釩酸亞鐵來制取。

  應用 金屬釩主要用於制造合金鋼。釩不僅是一種合金成分,也是一種除氧劑。鋼中加釩可以使釩部分溶入鐵素體而提高強度和耐久性。釩鋼中釩的一般含量為0.15%~0.25%,廣泛用作結構鋼、彈簧鋼、工具鋼、裝甲鋼和鋼軌。釩還能改善鑄鐵性能,使成為耐磨鑄鐵。

  五氧化二釩和釩酸鹽在化學工業中廣泛用作催化劑;還可用於制造彩色玻璃和陶瓷,以及油漆和墨水的催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