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形目鯉科鮊亞科壭屬的1種。又名壭條、白鰷。體長約70~140毫米,側扁,頭後背側輪廓平直,腹側自胸鰭基部下方至肛門有皮質腹棱;頭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口裂向上傾斜;下嚥齒3行,圓錐形,末端尖鉤狀;側線完全,在胸鰭基部的後上方急劇下彎,成一明顯角度,行於體側下半部,至臀鰭上方又向上彎至尾柄側中部;背鰭約位於體的中部,具硬刺;臀鰭位於背鰭基後下方,無硬刺;尾鰭分叉深,下葉比上葉略長;體背部淡青灰色,體側及腹部銀白色,尾鰭邊緣灰黑色,其他鰭均為淺黃色。為江河河湖泊中習見的小型魚類。分佈於中國東部江河平原區。

  棲於水的中上層,在靜水或流水中都能生長和繁殖。從春至秋常喜集群於沿岸淺水區水面遊動覓食,行動迅速。潛藏於深水越冬。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餌料,也食藻類及水生昆蟲、植物碎屑等。產卵期在5~6月間,隨地區不同略有遲早。在華東1冬齡性成熟,卵巢呈黃色。分批產卵。生殖時期常有逆水跳灘的習性。在水流較緩或靜水的淺水地帶產卵,卵徑為0.5~1.2毫米,懷卵量0.8~1.8萬粒,卵粘性,附著於水草或石塊上發育,但在黑龍江的同種個體卻產漂浮性卵。為常見食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