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一國領土同他國領土及公海的界限。又稱邊界。通常是由雙方協商以條約形式確定,並在地圖上形成明確的線。有些疆界在地面上建有明確的標誌。劃定疆界以地面上界線為準,界線向上和向下的垂直面構成空中和地下的疆界。

  疆界問題往往是國傢間產生糾紛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治地理學傢十分關心的課題。在古代,由於國傢的發展尚未達到彼此相鄰的程度,國傢之間往往存在著一條相當寬的地帶,稱為邊境。現代邊境則已為明確的線狀分界的邊界所代替。行政政區劃之間的界限一般也叫做邊界。

  按照確定邊界的標志可分為自然邊界和人文邊界。自然邊界往往以河流、山脈、沙漠等自然要素作為標志;人文邊界往往以語言、民族、宗教等人文因素作為標志。從邊界起源上分,兩國未達到實際接觸前確定的邊界稱為先成邊界;在兩國經濟和聚落發展達到相互接觸後確定的邊界稱為疊加邊界或後成邊界。先成邊界多采用明顯的自然標志或經緯線作邊界,故邊界多整齊平直。例如美國與加拿大的西部幾何形邊界。疊加邊界多按實際接觸情況,或稍加調整而成,故邊界多曲折,不整齊。實際上,世界上各國的邊界多是由於自然、人文、政治、軍事等綜合原因形成的。其中,有的並不十分合理,因而引起邊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