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地理學傢、地圖學傢。字敦詩,滄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開元十八年(730),卒於永貞元年(805)。曾任太原少尹、禮部郎中、汾州刺史、鴻臚卿、右僕射同中書下平章事等職,被封為魏國公。他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繪成《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圖》;還用30餘年功力,於貞元十七年(801)完成瞭《海內華夷圖》及《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40卷)。《海內華夷圖》橫3丈,縱3丈3尺,內容上溯《尚書·禹貢》,下及當時,範圍包括中國和國外幾百個國傢。原圖已佚。在圖上他首首創朱、墨兩色分註古今地名的繪制歷史沿革地圖的方法,在中國地圖史上獨樹一幟,並一直沿用至清代。他還撰有《皇華四達記》(10卷)、《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6卷)、《吐蕃黃河錄》(4卷)、《貞元十道錄》(4卷)。可惜這些著作大都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