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1902年 6月27日生於浙江省諸暨縣,逝於1998年5月。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畢業後曾去浙江吳興師範學校任教,半年後返回東南大學(1923年南京高師改建為東南大學),任物理助教並補修物理系課課程。1925年東南大學畢業後去清華大學任助教。1927年去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從導師R.A.密立根攻讀學位。193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9~1930年,他和歐洲的幾位學者同時發現:用2.6MeV的硬γ射線在輕元素中散射時測得的吸收系數和克萊因-仁科公式符合得相當好,但在重元素中散射時測得吸收系數比理論公式所預計的要大得多,這顯示存在一種“反常吸收”。為瞭探索“反常吸收”的機制,他進一步進行硬γ射線被鉛散射的實驗。結果發現除瞭康普頓散射以外,從鉛還放出一種“特殊輻射”。他用鉛片吸收法測定這種輻射的波長約22.5X.U.(相當於550keV),其角分佈是大致各向同性的。從對這些結果的分析中他斷定反常吸收是原子核所引起的。趙忠堯的兩實驗的結果《硬γ射線的吸收系數》和《硬γ射線的散射》在1930年分別發表在Proc.nat.Acad.Sci.U.S.A. Vol.16和Phy.Rev.Vol.36上。兩年以後,C.D.安德森在宇宙線的雲室照片中發現正電子的徑跡(見反粒子);人們才認識到上述的“反常吸收”是由於部分γ射線在原子核周圍轉化為正負電子偶,而特殊輻射的發現是正電子發現的前奏,也是P.A.M.P.A.M.狄喇克電子論的實驗論證中重要的一環。1931年趙忠堯回國後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他曾利用蓋革-彌勒計數管進行γ射線、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論文有《硬γ射線與原子核的相互作用》、《Ag、Rh、Br核的中子共振能級的間距》等。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離開北平去昆明,先後在雲南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這時期內他所培養的人才,在中國物理學的發展上,尤其是在原子核物理學方面起瞭很重要的作用。1946年他在重慶中央大學短期任教後出國,以觀察員身份參觀美國在太平洋的原子彈爆炸試驗。隨後籌備為中國開展原子核物理工作急需的加速器和實驗設備。在此期間他曾用雲室研究宇宙射線,觀察到“混合簇射”。這是電子和光子的電磁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角度簇射和穿透能力很大的貫穿粒子所形成的小角度簇射的混合。1949年他重返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進行瞭一段時間原子核反應研究,如質子轟擊19F時所產生的低能α粒子的研究等,這些都是當時的前沿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他沖破重重困難,毅然回國,還帶回當時國內尚無條件制備的靜電加速器部件。回國後參與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創建,1956年成立原子能研究所,任副所長,為開創中國原子核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1958年他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的建立,為培養新一代的原子核物理學者而盡心工作。在這一時期內,他主持建造中國最早的加速器(兩臺靜電加速器),並進行原子核反應的研究。1972年起參與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73年任副所長,一直到1984年。趙忠堯195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現為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從中國物理學會建立起,長期擔任副理事長,現在是名譽理事,還是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自1964年起當選為第三到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