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哈代空間,勒貝格空間(lp)以外重要的函數空間之一。

  單變數的hp空間,最早來源於複變函數論。設F(z)在複平面的單位圓D((|z|<1)內解析,量

  (1)

刻畫瞭 F的模的 p次冪在圓周 | z|= r上的平均值的大小。假如它對0< r<1有界,其中0< p<∞,則稱 F是屬於 h p( D)的。當 p≥1時,用 μ p( Fr)在0< r<1的上確界定義 Fh p模,即

h p( D)組成一可分的 巴拿赫空間,當0< p<1 時,用 的上確界定義 FG的距離,即

h p( D)組成一可分的完備的 度量空間。 h p( D)是復變函數論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

  可以證明,當F∈hp(D)(0<p<∞) 時,F(z)在單位圓周上的邊值幾乎處處存在,即

這時 f( θ)定義在0≤ θ2 π上(也可以看作一周期為 2 π的函數),且滿足相應的不等式

。    (2)

這樣,在這些以 2 π為周期的復值函數 f( θ)與單位圓內的 h p( D)中的函數 F( z)之間,建立瞭一個對應關系: f( θ)是 F( z)在| z|=1的某種意義的邊值,而 F( z)是 f( θ)到單位圓內的解析開拓。全體這樣的 f( θ)記作 h p( T)。它是與 h p( D)同構的一個空間。 h p( T)同以 2 π為周期的勒貝格空間 l p( T)的區別在於: h p( T)的函數 f( θ)不僅滿足不等式(2),而且它還必須是某個滿足

的單位圓內的解析函數 F( z)的邊值。由此不難證明,當 p>1時, h p( T)同構於 l p( T),但當0< p≤1時,兩者就不同構瞭。例如在 p=1時, h 1(T)本質上不同於 l 1(T)。事實上 h 1(T)同構於 l 1(T)的一個真子空間,它由全體使得歾( θl 1( T)的 fl 1( T)組成,其中歾( θ)是 f( θ的共軛函數,其定義由下面的等式給出

並且 的大小與 的大小是差不多的。歷史上,1915年英國數學傢 G.H.哈代引入瞭 h p函數類,1923年匈牙利數學傢 F.(F.)裡斯證明它們是完備的賦范空間或度量空間,並命名它們為哈代空間或簡稱 h p空間。

  對於上半平面

內的解析函數 F( z),其中 z= x+ i y,可以類似地用

y>0上有界來定義 。這時它們的邊值

就是定義在實數軸 R上的函數,而不是周期函數瞭。全體這樣的函數記作 h p( R)。

  在傅裡葉分析中,有很多定理對lp(p>1)成立,對l1並不成立,但對h1,相應的結果卻是對的。典型的例子是哈代-李特爾伍德定理:如果flp(T)(1<p≤2)是周期函數,它的傅裡葉級數是

,則

這定理對 p=1是不正確的。但可改為,若 fh 1(T), f( θ)的傅裡葉級數為 ,則定理的結果對 p=1成立,即

由此可見,在討論傅裡葉分析的許多問題中, h p是較 l p更為合適的空間(當0< p≤1)。

  多變量hp空間的建立卻要晚得多,這是因為單元hp空間的定義緊密依賴於單元解析函數,然而形式地通過多元解析函數來定義多元hp空間,由於多元解析函數較單元解析函數復雜得多,未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因此需要尋求另外的辦法。1960年E.M.施坦和G.韋斯把上半平面的解析函數的實部與虛部的概念推廣到n+1維歐氏空間的上半空間

,得到共軛調和函數系的概念。在 的前提下,定義瞭 。與上半平面的情形相類似,共軛調和函數系在 y→0+時的邊值函數構成 h p( R n)。1964年A.P.考爾德倫與A.贊格蒙把 的條件改進為 p>0,但形式上十分復雜。把 h p( R)瞭解為 h p( R + 2)的 廣義函數意義的邊值,1970年D.L.伯克霍爾德、R.F.岡迪與M.L.西爾弗斯坦證明瞭廣義函數 fh p( R)( p>0)中某個元素的實部的充分必要條件是極大函數

   (3)

式中 φ( x)是具有一定光滑性且在無窮遠附近的大小受一定限制的函數, ,*表示卷積。1972年C.費弗曼和斯坦把這個結果推廣到瞭多元的情形。值得註意的是, M( fl p這條件完全和解析函數的概念無關,它給出瞭 h p空間的實變函數論特征。這樣,就可以用類似於(3)的條件來定義 h p( R n)本身而無須借助任何解析函數或調和函數的概念瞭。

  1972年費弗曼和施坦還證明瞭,h1(Rn) 的對偶空間是BMO空間。h1和BMO對偶關系的發現,使人們對這兩個空間的認識深入瞭一大步。它們已經成瞭Lp(Rn)(1≤p≤∞)空間理論的必不可少的補充。

  近年來,數學傢還找到瞭hp空間的許多其他特征,使hp空間有許多的推廣。傅裡葉分析、復分析、泛函分析以及偏微分方程的許多問題,都是在hp空間與BMO空間中進行討論的。此外,hp空間和BMO空間理論也進入到瞭概率論的鞅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