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界四年一度的集會。首次會議於1897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當時隻有200人左右參加。以後,除瞭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停頓外,一般是四年召開一次。

  國際數學傢大會的議程安排由國際數學聯合會指定的顧問委員會決定,邀請一批數學傢分別在大會上作一小時的學術報告和學科組的分組會上作45分鐘的學術報告,凡是出席國際數學傢大會的數學傢都可以申請在分組會上作10分鐘的學術報告。一般分為20個左右的學科組。

  每次國際數學傢大會的開幕式上,由國際數學聯合會領導人宣佈該屆費爾茲獎獲獎者名單,頒發金質獎章和獎金,並由他人分別在大會上報告獲獎者的工作。從1983年召開的國際數學傢大會開始,同時頒發獎勵信息科學方面的奈望林納獎。

  各屆國際數學傢大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如下:

    1897年 瑞士蘇黎世,

    1900年 法國巴黎,

    1904年 德國海德堡,

    1908年 意大利羅馬,

    1912年 英國劍橋,

    1920年 法國斯特拉斯堡,

    1924年 加拿大多倫多,

    1928年 意大利博洛尼亞,

    1932年 瑞士蘇黎世,

    1936年 挪威奧斯陸,

    1950年 美國波士頓,

    1954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1958年 英國愛丁堡,

    1962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

    1966年 蘇聯莫斯科,

    1970年 法國尼斯,

    1974年 加拿大溫哥華,

    1978年 芬蘭赫爾辛基,

    1983年 波蘭華沙,

    1986年 美國伯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