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消息、事件、意見和主張來影響他人的思想(包括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

  對宣傳進行的心理學研究起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出版瞭由L.W.杜佈撰寫的《宣傳心理學及其技術》一書,此後不少西方社會心理學教本在論述宣傳方面的心理學內容時,都採用“宣傳”一詞。但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傢裏,不少宣傳具有欺騙性,是為宣傳者自身的利益或其所屬集團的利益服務的,因此人們對“宣傳”十分憎惡,“propaganda”一詞也因此此成瞭貶義詞。自50年代以後起,西方社會心理學教本中就不再使用“宣傳”一詞,改用為“大眾溝通”或大眾媒介。1981年出版的E.P.霍蘭德所撰寫的《社會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一書中,曾辟一節論述“宣傳的技術”,把宣傳釋為“為瞭宣傳者的利益或宣傳者為之努力的目標而去影響他人的一種有意的企圖”。把宣傳的技術則描述為施展伎倆的騙人之術。由此可見,時至今日,在西方社會裡,“宣傳”一詞仍是貶義的。在中國,宣傳是為瞭國傢和全體人民的利益服務的,不存在欺騙的動機,這是與西方國傢的宣傳根本不同之處。

  宣傳的領域 宣傳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大到國傢總統的選舉(如西方國傢的總統競選)和國傢治國方針的貫徹(如中國法律常識的普及宣傳),小到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推銷和每日新聞的廣播。在國外,使用宣傳較突出的領域是政界(包括外交界)、廣告業以及公共關系領域(如種族關系、勞資關系);在中國,宣傳則主要用於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近年來,由於改革和開放政策的實施,抓經濟建設,工業和商業領域使用宣傳特別是廣告日益增加。

  宣傳的功能 宣傳所擔負的功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例如,廣告宣傳既可引起人們的關註,也可給人們提供新的信息。而政界的宣傳則旨在能影響人們的信念、態度和行為。一般地說,宣傳具有如下功能:

  認知功能 提供信息和知識。這是宣傳的基本功能。任何一種宣傳都包含一定的信息和知識,這些信息和知識都是與宣傳的目的緊密聯系的,是經過選擇的。人們正是通過宣傳才瞭解到有關國傢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識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傢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成人都承認自己對國傢和世界上發生的事件的瞭解,大多數是來自於宣傳。許多研究的結果也表明,經常接觸各種宣傳媒介的人要比較少接觸宣傳媒介的人對時事有著更多的瞭解。

  交往功能 為個人提供社會交往。通過宣傳,個人瞭解到周圍世界發生的事件和變化,瞭解到社會中的新人、新事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從而與社會保持密切聯系,使個人的生活、工作與變化中的社會保持協調。同時,宣傳也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提供瞭共同談論的話題、共同感興趣和關心的問題,開闊瞭人與人交往的范圍,促進瞭人際溝通。

  教育功能 幫助人們形成新的思想觀念、態度或影響和改變人們已有的信念、態度、情感和行為。這是宣傳的最重要的功能。美國心理學傢曾研究瞭電視節目中的暴力內容對人的影響。他們發現,在電視節目中,大多數的問題都是由暴力手段來解決的,收看者所認識到的就是暴力的威力。由此,那些收看瞭許多充滿暴力內容的電視節目的人,當他們自身面臨問題時,就會選擇暴力的手段去解決,並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途徑。

  娛樂功能 提供娛樂和消遣。這主要表現在電視廣播節目中。此外,象廣告宣傳也具有這樣的作用。

  宣傳的媒介 指宣傳得以傳播的工具、手段和途徑。主要有報紙、圖書、雜志、廣播、電視、電影,又分為兩大類,即印刷媒介和無線電傳送媒介。

  不同的媒介所發揮的宣傳功能受著媒介的傳播范圍、傳播速度、傳播內容和傳播對象的影響,因而各自又有所不同。傳播范圍廣、速度快、內容新而且老少兼宜的,則影響較廣;反之,則宣傳的效果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國外研究表明,對於內容復雜的信息,印刷媒介一般能產生較好的宣傳作用,而無線電傳送媒介效果則差些。電視和廣播傳播速度快,因而在時事報道、政界新聞和總統競選的宣傳上發揮著其他媒介難以達到的效果。又有研究發現,在美國,每日都閱讀報紙的成年人人數正逐漸減少,1967年所占比例為73%,到瞭1978年則下降為57%。而且閱讀報紙的人中,年輕人人數逐漸減少,到達退休年齡的人數則最多。

  隨著各種宣傳媒介在人們生活中所占地位的不斷變化,各種媒介的宣傳效果也受到影響。在美國,有人研究發現,在1976年,有電視機的傢庭平均每天收看電視近7小時,與此同時,人們用於讀報、聽廣播和看電影的時間則減少。近年來,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傢庭中的電視機越來越普及,因而電視的宣傳作用也越來越大。

  此外,為瞭適應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發展,提高宣傳的功能,各種宣傳媒介自身也在不斷地變換形式。電視宣傳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瞭電影宣傳的作用,迫使電影不得不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進行革新,以擴大自己的宣傳范圍,維持自己特有的宣傳作用。考慮到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空閑時間減少,難得抽時間來閱讀長篇大論式的文章,一些文摘小報也就應運而生;同時,還出現瞭不少專門化的報紙,專登某一方面或某一行業的新消息、新動向和新的進展。

  對宣傳媒介的研究還包括人們對各種宣傳媒介的態度的分析。美國社會心理學傢曾研究瞭美國公眾對電視、雜志、報紙、廣播4種宣傳媒介的態度。結果發現,公眾對電視所持的贊譽態度要顯著大於對其他媒介的贊譽態度。46%的人認為電視是最有教育意義的,61%的人認為電視引起人們對新事物極大的興趣,65%的人表示電視是自己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59%的人表示自己更想擁有的是電視,而不是其他媒介,72%的人則認為電視是最有趣的。從1960年到1970年,人們對電視的這種贊譽態度逐年提高,而對報紙和雜志的贊譽態度則逐年下降。廣播作為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漸為人們所拋棄。

  公眾對電視中不同節目內容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公眾最討厭的是電視中的商業廣告,大約3/4的人認為電視中的廣告太多,相當多的人反對電視節目中的暴力內容,對電視節目中性的內容和粗言俗語也持批評態度。另一方面,約占半數的人認為電視中的商業廣告有些是有益的,給人以信息,有些廣告要比正規節目更有娛樂性。

  經濟收入和所受教育及年齡不同的人對電視的態度也不盡相同。經濟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對電視持有較高的贊譽態度。50歲以上的成年人和30歲以下的青少年對電視的贊譽態度也較高。

  宣傳的影響 宣傳對人們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的影響是關於宣傳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中心內容。宣傳的影響作用可分為3個方面:①灌輸給人們知識和信息,幫助人們形成與社會要求相符合的價值觀、信仰、行為習慣和風俗傳統。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國主義者向國內人民進行侵華宣傳,向兒童灌輸中國富饒,物產豐富,鼓吹到中國去建立皇道樂土,導致日本國民盲目支持和卷入侵華戰爭。美國一些社會心理學傢研究發現,各種宣傳媒介在兒童生活的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7歲以上的兒童絕大多數把宣傳媒介作為自己獲取政治知識的最好來源。兒童對電視中新聞節目的收看是與其所瞭解的政治知識的多少成正比關系的,而且和成年人一樣,兒童對報紙的閱讀也是與其所掌握的政治知識的多少成正比關系的。②宣傳能夠改變人們已經形成的思想觀念、態度、情感和行為習慣。G.格伯勒和L.格羅斯提出,收看電視很多的人會把他們在電視中所看到的內容納入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認知結構中去,而不管電視的內容與現實有多大的區別。對此他們稱之為“教養假設”。根據這一假設,由於電視節目中充滿瞭搶劫、兇殺、偷盜,收看電視很多的人就會把現實世界看作醜陋和恐怖的。他們的研究表明,每天收看電視4小時以上的人和隻收看2小時以下的人,在對一些問題的態度和信念上是顯然不同的。當問及他們“大多數人是可以相信的嗎”這個問題時,收看電視較多的人明顯比收看較少的人表現出更多的否定和懷疑。一些研究指出,當人們觀看電視中的暴力節目時,生理上會產生喚醒的效應,從而激發和強化某種情感。但那些收看瞭很多這類節目的人,其喚醒的程度要小於那些較少收看這類節目的人。這就意味著過多收看暴力內容的電視節目,會使人們對周圍世界中的暴力行為無動於衷,對他人缺乏同情感,而且自己的行為中也更多地表現出侵犯性。宣傳對行為改變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羅伯特等人曾研究瞭一個加拿大國傢中的一個小鎮。他們把電視傳入前後兩個時期鎮上兒童的侵犯性行為作瞭比較,結果發現,電視傳入小鎮後兒童的侵犯行為明顯增加。格羅斯等人研究發現,在眾議院或參議院議員的競選中,同樣都是不出名的、不為人知曉的候選人,隻有那些在廣告宣傳上花費瞭大筆錢款的人才能夠獲取最多的選票,贏得眾多選民的支持。許多研究也還表明,含有大量親社會內容的宣傳,對增進人們友愛合作、互幫互助的親社會行為有著明顯有效的作用。③宣傳還起著左右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形成和發展,左右社會風氣的形成和傳播的作用。人們對現實社會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對信息和知識的瞭解掌握而形成的,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更多地是通過各種信息媒介才反映到人們的頭腦中的,因此,人們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更多地受這些信息媒介的影響,而不是受實際社會情境的影響。例如,當各種宣傳媒介充滿瞭犯罪的傳聞時,則人們就會認為犯罪的浪潮正在湧起,而較少考慮到實際中的事實究竟如何。又如,當對某事的宣傳是片面的,隻說其一,不說其二時,人們就會以為事情本身隻是如此,不會別樣。然而,一旦這種片面的宣傳被披露,即使原來宣傳的事情在某一點上是真實可靠的,人們也會對此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並且在今後對眾多的宣傳都感到不可相信。同樣,充分宣傳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社會上的好人好事,能夠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

  

參考書目

 J. P. Houston et al.,Invitation to Psychology,2nd ed.,Academic Press,New York,1983.

 S. Oskamp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