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根據對外在世界和內部心理活動的感知,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創造新的文藝作品的過程。也就是作傢、藝術傢運用語言文字、線條色彩、音符、體態等藝術表現手段,把自然、人和社會作為創作物件,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外化的過程。文藝作品並不是複雜的社會現象在文藝傢頭腦中簡單的、機械的反應,也不僅是表現的技巧問題。作傢、藝術傢易於感受什麼樣的生活現象,易於在什麼生活現象感觸下產生創作激情,並且善於用什麼方式和形式表現它們,都受制於文藝傢的童年經驗、知識水準、文化教養、認知知和情感特征及個性特征等等。所以,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研究文藝創作,側重於文藝創作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也可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側重於文藝創作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還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側重於作傢、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以及影響文藝創作的心理因素。

  嚴肅的文藝創作總是作傢、藝術傢出於抒發自己的感想和情感傾向、揭示社會生活運行機制的動機下進行的,這種創作動機越純正、越強烈,創作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就。這種動機的形成,首先要以對社會生活的大量感知、留心觀察以及長期形象和情緒記憶的積累為基礎。同時,文藝創作又不同於抽象思維,它不是憑借概念的判斷和推理,而是以具體形象為基礎的創造性想象過程。當然,這種想象決不可能離開抽象思維而孤立進行,它早已滲透進瞭作傢、藝術傢的分析、判斷和評價。實際上,理性和感性、表象和抽象已經融為一體。這種理性與情感相結合的想象活動並不單純是一種認識活動,它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與一個人的態度和體驗關系極大。首先,情感是推動創作的動力。作傢、藝術傢是出於對生活的愛憎,出於強烈的情感沖動進行創作的。其次,情感影響人的感知。人們容易看到聽到什麼,感知是否深刻細致,感知過的形象能否長期保留在頭腦中並經常觸動自己的情感以補充和完善這種形象,都與情感有關。再者,在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時,也往往受情感的左右。另一方面,一個人的情感是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耳聞目睹、分析評判逐漸形成的。所以,從心理學上說,文藝創作就是以感知、觀察為基礎,融形象、理智、情感於一體,並且不時有靈感爆發的形象運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