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心理學傢、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之一。1896年11月5日生於白俄羅斯的戈梅利,1934年6月11日患肺病逝世於莫斯科,終年僅38歲。1917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和沙尼亞夫斯基大學歷史-哲學系。1924年受κ.Н.科科爾尼洛夫的邀請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他留下的著作達180多種。他在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許多領域中都進行過研究,在蘇聯心理學的發展史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他針對行為主義與唯心主義心理學導致瞭心理學在方法論上的危機,1925年發表《意識是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一文,明確提出瞭研究意識問題對科學心理學的重大意義,1926年又撰寫瞭《心理學危機的含義》,分析批判瞭傳統心理學對待人的高級心理功能的錯誤觀點。隨後,他力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人的各種高級心理功能進行科學研究,1931年撰寫瞭他的重要代表作《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一書,詳細闡述瞭他對人的高級心理功能的社會起源與中介結構的觀點,以及進行研究的基本原則與途徑。1934年他撰寫瞭《思維和言語》一書,對概念的發展與兒童科學概念的形成進行瞭實驗研究,同時還對J.皮亞傑關於兒童自我中心言語的觀點作瞭詳細的評述。此外,在《學齡前期的教學與發展》、《學齡期教學與智力發展問題》等論文中,他著重闡述瞭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並提出瞭“最近發展區”、“教學必須走在發展前面”的觀點。這種觀點在理論上指導瞭50~70年代在蘇聯以Л.Β.贊科夫為首的教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