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數學傢。字允恭,遼寧錦州人。活動於康熙雍正年間。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政治活動。他對科學很有興趣,主要研究數學和醫學。他的數學著作刊刻的有《測算刀圭》、《三角法摘要》、《面體比例便覽》和《視學》等。其中《視學》是一本水準很高的畫法幾何著作。

  18世紀義大利畫傢郎世甯(P.J.Castiglionne)用歐洲透視畫法為清宮作畫,當時年希堯正供職宮廷,他向郎世寧學習透視技術,專心研究,很有心得,著成《視學》,1729年年初版,1735年增訂後再版,這是中國第一部介紹西方透視學的著作。年希堯在初版、再版兩篇序文中詳述瞭成書經過。初版序文中說:“曩歲(前幾年)即留心視學……迨(等到)後獲與泰西郎學士數相晤對,即能以西法作中土繪事。”再版序文中說:“視學之造詣無盡也,予究心於此者三十年矣……先是粗理其端緒,刊圖問世,終不免於膚淺。苦思力索,補縷五十餘圖,並為圖說以益之。”“研究其源流……莫不由一點(視點)而生。迨細究一點之理,又非泰西所有而中土所無者。”他結合中國繪畫傳統進行研究,書中例圖多中國器皿、建築物等圖樣。此書是在西方透視學知識影響下完成的,但其中有不少工作是年希堯的獨創。有些成果是國外後來才解決的或充實完善的。

  《視學》所論透視學原理和方法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全書有較多篇幅論述用“量點法”作出圖形的平行透視圖和成角透視圖。其二利用幾何體二視圖以及視線在坐標軸上截距作出透視圖(截距法)。其三軸測圖上中心光源陰影作圖法。

  《視學》論述過的透視圖作法多種多樣,有平面圖,有立體圖,圖例豐富精美。這是中國版畫史上罕見佳作。《視學》中表現實物的大量二視圖,說明瞭年希堯對投影法的掌握已很熟練,近代畫法幾何教科書中“根據視線跡點原理作透視圖”就是《視學》中的“截距法”,而“軸測圖中的陰影”在《視學》中也已設專題論及。此書流傳極少,再版以來已250年,國內僅存兩部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