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阿拉伯數學傢、天文學傢、哲學傢。出生於圖斯(現屬伊朗東部霍臘散省),卒於巴格達(另一說卒於馬臘格)。早年從其父輩學習並遊學於內沙不爾、巴格達等地。曾供職於納賽爾王朝(伊朗東部),著《納賽爾的道德》。蒙古旭烈兀汗攻滅納賽爾王朝後,於馬臘格城建都,並在此地修築瞭著名的邁拉蓋天文臺,由納西爾丁·圖西主持其事。一時四方學者雲集,使這裏成瞭阿拉伯世界的又一科學中心。

  納西爾丁·圖西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平行公理問題的探探討(開歐洲同類問題討論的先聲);把三角學從天文學的附屬地位中獨立出來,並給出瞭一些球面三角公式的證明。在天文學方面,以他所編《伊爾汗星表》(1271)最為著名。納西爾丁·圖西生平著述甚多,就數學著作而言,他翻譯註釋過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芬諾門納》、《光學》,阿基米德的《圓的度量》、《論球與圓柱》,阿波羅尼奧斯的《圓錐曲線論》等。他自己還著有兩種數學著作,內容是比例理論、球面三角和幾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