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以及任一銀河外星系)內大量天體的某種集合。這些天體在年齡、化學組成、空間分佈和運動特性等方面十分接近。銀河系所有天體分為五個星族:暈星族(極端星族Ⅱ),仲介星族Ⅱ,盤星族,仲介星族Ⅰ(較老星族),旋臂星族(極端星族Ⅰ)。暈星族分佈如一個球狀的暈,包住銀河系;在銀河系恒星聚集較密的盤狀部分,當然也有暈星族的天體,但主要是盤星族和星族Ⅰ。暈星族由銀河系中最老的天體所組成,其中包括球狀星團、亞矮星和週期長於0.4天的天琴座RR型變星(週期更短的天琴座RR型型變星屬盤星族)。中介星族Ⅱ的主要代表是Vz>30公裡/秒的高速星(Vz表示垂直於銀道面的速度),以及周期短於250天、光譜型早於M5型(見恒星光譜分類)的長周期變星。盤星族包括銀核內的恒星、行星狀星雲和新星,以及“弱線星”(光譜中出現較弱的金屬線)。中介星族Ⅰ包括“富金屬星”(光譜中出現較強的金屬線)和 A型星。極端星族Ⅰ集中分佈在銀道面附近(銀面聚度最大):主要為旋臂中的年輕星,如O型星、B型星、超巨星,一些銀河星團和星際物質等。

  各星族的年齡相差很大。暈星族最老(其中,球狀星團年齡在100億年左右);從中介星族Ⅱ、盤星族和中介星族Ⅰ到最年輕的旋臂星族,年齡依次遞減。後者的年齡大多為幾億年,甚至有三、五千萬年或者更短的。

  各個星族在化學組成上也有差別。一般說來,較老的星族所含的重元素百分比,要比年輕星族的低。這種差別可以用恒星演化過程加以解釋。恒星進入晚年期後向外拋射物質,使恒星內部核過程所形成的重元素滲入星際物質中去;以後由這種“加濃”物質形成的恒星,其重元素含量就會相應增高。因此,越是年輕的恒星,包含的重元素就越多。

  星族這一概念,最早是1927年佈魯根克特在《星團《一書中提出來的。1944年巴德觀測星系M31和M33的核心部分,繪成亮星的赫羅圖,發現這種赫羅圖與銀河系球狀星團的赫羅圖十分類似;星系外圍部分的亮星的赫羅圖與銀河星團赫羅圖比較接近。在此基礎上,巴德重新提出瞭星族的概念。巴德認為,銀河系以及其他旋渦星系的恒星可以分成兩大類,稱為“星族Ⅰ”和“星族Ⅱ”。兩個星族的差別,明顯反映在赫羅圖的形狀以及最亮恒星的顏色和光度上。對於星族Ⅰ,最亮的恒星是早型白色超巨星;對於星族Ⅱ,最亮的恒星是K型紅橙色超巨星。此外,星族Ⅰ和星族Ⅱ在空間分佈和運動特性方面也有不同:星族Ⅰ的恒星集中於星系外圍旋臂區域內,銀面聚度大;星族Ⅱ的恒星則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心部分,銀面聚度小。後來研究表明,把所有的恒星劃分為兩個星族過於簡單。1957年,在梵蒂岡舉行的星族討論會上,將銀河系裡的恒星劃分為五個星族。這種劃分方法現已為各國天文學傢普遍接受。與星族概念平行的,是子系和次系這兩個概念(見銀河系子系、銀河系次系)。星族概念是從赫羅圖和物理特性上著眼的,而子系、次系概念則著重於空間分佈和空間運動的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物理特性與空間分佈、空間運動是密切相關的,它們都取決於銀河系起源和演化的過程。因此,星族概念和子系、次系概念本質上是一致的;在大多數場合可以統一起來。目前,星族概念被更多地采用。星族概念在研究銀河系的起源和演化問題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已成為星系天文學和天體演化學的重要內容。

  

參考書目

 A.Blaauw and M.Schmidt eds,Galactic Structure,Univ.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