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氣體和塵埃。它們有的聚集於兩個互相鄰近的星系之間,構成星系之間的物質橋;有的位於星系團內,組成星系團的隱匿物質;有的位於星系團之間,形成星系團際物質。星系際物質的氣體成分可能是中性氣體,也可能是電離氣體。星系際物質也和星際物質一樣具有消光效應。在一些星系際物質較密集的地方也會形成星系際暗雲。目前已發現幾個可能是星系際暗雲的區域。星系際物質的研究對宇宙學和星系的演化都有極密切的關係。在宇宙學中,宇宙臨界密度與宇宙總密度的比值決定空間的幾幾何特征,而星系際物質在宇宙的總密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在星系演化中,一些激擾星系可以拋出物質,進入星系際空間,形成星系際物質。星系際物質也可以為正常星系吸積,或形成新的星系。星系際物質的密度約在5×10-30克/厘米3(在星系團中心附近)到2×10-34克/厘米3(在一般空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