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天文學傢。1693年3月生於格洛斯特郡的舍伯恩,1762年7月13日卒於該郡的查爾福德。他早年在牛津大學波裡奧學院求學,1717年得碩士學位。1718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1721年任牛津大學天文學教授。1742年2月月繼哈雷任格林威治天文臺第三任臺長。

  佈拉得雷1725年研究地球繞太陽運行時恒星的視差位移,發現天龍座γ(天棓四)在天球上的移動與視差位移不相符合,而是朝向黃道上在太陽西面90°的那個方向。1728年,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是星光速度與地球軌道速度合成的結果,並名之為光行差。1729年,他在致哈雷的長信中向皇傢學會報告瞭這一發現。

  1727年,他發現恒星的赤緯除瞭光行差效應之外,還有一種微小的變化。1732年提出,這是由於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而使地球自轉軸產生擺動引起的。為瞭證實這個假說,他進行瞭長期觀測。1748年公佈瞭他對1727~1747年間就若幹恒星所作的觀測資料的綜合分析,包括光行差、歲差和地球自轉軸的周期擺動效應。他把這種效應名之為章動(見歲差和章動)。英國皇傢學會為此授予他柯普萊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