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伊斯蘭天文學或穆斯林天文學。一般所說的阿拉伯天文學是指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後直到十五世紀左右各伊斯蘭文化地區的天文學。在這段時期裏阿拉伯天文學大體形成瞭三個學派,即巴格達學派、開羅學派和西阿拉伯學派。

  巴格達學派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中國史稱黑衣大食)於762年在巴格達建都以後,除瞭直接接受巴比倫和波斯的天文學遺產以外,又積極延攬人才,翻譯印度婆羅門笈多著著的《增訂婆羅門歷數全書》和希臘托勒密著的《天文學大成》等許多書籍,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基礎。829年巴格達建立天文臺,在這裡工作過的著名天文學傢有法幹尼等人。法幹尼著有《天文學基礎》一書,對托勒密學說作瞭簡明扼要的介紹。賈法爾·阿佈·馬舍爾著《星占學巨引》,後來在歐洲傳播甚廣,是1486年奧格斯堡第一批印刷的書籍之一。塔比·伊本·庫拉發現歲差常數比托勒密提出的每百年移動一度要大;而黃赤交角從托勒密時的23°51′減小到23°35′。把這兩個現象結合起來,他提出瞭顫動理論(the theory oftrepidation),認為黃道和赤道的交點除瞭沿黃道西移以外,還以四度為半徑,以四千年為周期,作一小圓運動。為瞭解釋這個運動,他又在托勒密的八重天(日、月、五星和恒星)之上加上瞭第九重。

撒馬爾罕天文臺遺址

撒馬爾罕天文臺巨型象限儀

  塔比·伊本·庫拉的顫動理論,曾為後來許多的穆斯林天文學傢所采用,但是他的繼承者巴塔尼倒是沒有采用。現在知道這種理論是錯誤的。巴塔尼是阿拉伯天文學史上偉大的天文學傢,伊斯蘭天文學中的重要貢獻,大多是屬於他的。他的最著名的發現是太陽遠地點的進動;他的全集《論星的科學》在歐洲影響很大。

  比巴塔尼稍晚的蘇菲所著《恒星圖象》一書,被認為是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三大傑作之一。書中繪有精美的星圖,星等是根據他本人的觀測畫出的,因而它是關於恒星亮度的早期寶貴資料,現在世界通用的許多星名,如Altair(中名牛郎星)、Aldebaran(中名畢宿五)、Deneb(中名天津四)等,都是從這裡來的。

  巴格達學派的最後一位著名人物是阿佈·瓦法,他曾對黃赤交角和分至點進行過測定,為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寫過簡編本。有人認為他是月球二均差的發現者,但又有人認為,這項發現還是應該歸功於第谷。

  阿佈·瓦法以後,至阿拔斯王朝滅亡的一百六十多年中,巴格達學派再無重大發展。1258年蒙古軍滅掉阿拔斯王朝,建立伊爾汗國。1272年,伊爾汗國建立馬拉蓋天文臺(在今伊朗西北部大不裡士城南),並任命擔任首相職務的天文學傢納西爾丁·圖西主持天文臺工作。這個天文臺擁有來自中國和西班牙的學者,他們通力合作,用瞭十二年時間,完成瞭一部《伊爾汗歷數書》(西方稱《伊爾汗天文表》)。阿拉伯人稱之為Zij-i īlkhānī。“Zij”與印度的悉檀多(歷數書)相當,中國元代音譯為“積尺”。西方則稱為“表”或“天文表”。商企翁、王士點撰的《祕書監志》中有“積尺諸傢歷”,指的就是各種阿拉伯歷數書或天文表。《伊爾汗歷數書》中測定歲差常數為每年51″,相當準確。一百多年後,帖木兒的孫子烏魯伯格又在撒馬爾罕建立一座天文臺。烏魯伯格所用的象限儀,半徑長達40米。他對一千多顆恒星進行瞭長時間的位置觀測,據此編成的《新古拉幹歷數書》(今通稱《烏魯伯格天文表》)是托勒密以後第一種獨立的星表,達到十六世紀以前的最高水平。

  開羅學派 公元十世紀初,在突尼斯一帶建立瞭法提瑪王朝(909~1171年,中國史稱綠衣大食)。這個王朝於十世紀末遷都開羅以後,成為西亞、北非一大強國,在開羅形成瞭一個天文中心。這個中心最有名的天文學傢是伊本·尤努斯,他編撰瞭《哈基姆歷數書》(西方稱《哈基姆天文表》),其中不但有數據,而且有計算的理論和方法。書中用正交投影的方法解決瞭許多球面三角學的問題。他匯編瞭自829年至1004年間阿拉伯天文學傢和他本人的許多觀測記錄。977年和978年他在開羅所作的日食觀測和979年所作的月食觀測,為近代天文學研究月球的長期加速度提供瞭寶貴資料。

  與伊本·尤努斯同時在開羅活動的還有一位光學傢海桑。他研究過球面像差、透鏡的放大率和大氣折射。他的著作通過R.培根和開普勒的介紹,對歐洲科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西阿拉伯學派 西班牙哈裡發王朝(又稱後倭馬亞王朝,中國史稱白衣大食)最早的天文學傢是科爾多瓦的查爾卡利。他的最大貢獻是於1080年編制瞭《托萊多天文表》。這個天文表的特點是其中有儀器的結構和用法的說明,尤其是關於阿拉伯人特有的儀器──星盤的說明。在《托萊多天文表》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托勒密體系作瞭修正,以一個橢圓形的均輪代替水星的本輪,從此興起瞭反托勒密的思潮。這種思潮由阿芬巴塞發端,阿佈巴克爾和比特魯吉為其繼承者。他們反對托勒密的本輪假說,理由是行星必須環繞一個真正物質的中心體,而不是環繞一個幾何點運行。因此,他們就以亞裡士多德所采用的歐多克斯的同心球體系作為基礎,提出一個旋渦運動理論,認為行星的軌道呈螺旋形。其後,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國王阿爾方斯十世,於1252年召集許多阿拉伯和猶太天文學傢,編成《阿爾方斯天文表》。近年有人認為這個表基本上是《托萊多天文表》的新版。

  正當西班牙的天文學傢抨擊托勒密學說的時候,中亞一帶的天文學傢比魯尼曾提出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學說。他在寫給著名醫學傢、天文愛好者阿維森納的信中,甚至說到行星的軌道可能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馬拉蓋天文臺的納爾西丁·圖西在他的《天文學的回憶》中也嚴厲地批評瞭托勒密體系,並提出瞭自己的新設想:用一個球在另一個球內的滾動來解釋行星的視運動。十四世紀大馬士革的天文學傢伊本·沙提爾在對月球運動進行計算時,更是拋棄瞭偏心均輪,引進瞭二級本輪。兩個世紀以後,哥白尼在對月球運動進行計算時,所用方法和他的是一樣的。阿拉伯天文學傢們處在托勒密和哥白尼之間,起瞭承前啟後的作用。

  

參考書目

 S.H.Nasr,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IslamHarvard Univ.Press,Cambridge,1968.

 A.M.Sayǐlǐ,The Observatory of Islam,Türk TavihKurumu Basi mevi,Ankara,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