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物理學傢兼天文學傢。1925年9月24日生。英國皇傢學會會員。先後在英國的倫敦大學天文臺、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美國的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以及威爾遜山天文臺和帕洛馬山天文臺從事研究工作。1978年任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臺臺長,《天文與天體物理述評》主編。他主要研究活動星系和類星體。五十年代同M.伯比奇、福勒、霍伊爾等人研究恒星內部的元素合成過程,共同提出B2FH理論(見元素合合成理論)。此後,研究確定星系質量的動力學方法,並用同步輻射理論最先估算瞭射電星系的巨大能量。六十年代以來最先探討類星體同星系核活動的關系,對類星體譜線紅移的性質也做瞭大量研究工作。他和妻子M.伯比奇合著的《類星體》(1967年)一書是這方面的第一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