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銀河系為中心,半徑約為百萬秒差距(300多萬光年)的空間內的星系之總稱。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義為銀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目前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員星系和可能的成員星系有40個左右。其中有兩個巨型旋渦星系(銀河系和仙女星系),一個中型旋渦星系(三角星系),一個矮型棒旋星系(大麥哲倫雲),可能還有一個透鏡型巨星系(馬菲Ⅰ),其餘都是矮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由於南半球大型光學望遠鏡的興建,全球射電巡天觀測的進展,以及對近距星系運動速度的仔細測定,,今後將會有可能確認更多的本星系群中的矮成員星系。

  本星系群是一個典型的疏散群,沒有向中心集聚的趨勢。但其中的成員三、五聚合為次群,至少有以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為中心的兩個次群(見表)。成員星系的光度相差極懸殊,絕對星等M=-21和M=-8的都有,亮度相差16萬倍(見星等)。本星系群的總質量為6.5×1011太陽質量,而銀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質量之和已占絕大部分。群內的中性氫約占總質量的1%。

本星系群中的次群

  近距星系團的空間分佈表明,有一個以室女星系團為中心的更高一級的星系成團現象,長徑約為30~75百萬秒差距,包括50個左右星系團和星系群,叫作本超星系團。本星系群是它的一個成員。

  

參考書目

 A.Sandage ed.,Galaxies and the Universe,Univ.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