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座中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這七顆星是大熊座αβγδεξη,中國名稱分別叫做天樞(北鬥一)、天璿(北鬥二)、天璣(北鬥三)、天權(北鬥四)、玉衡(北鬥五)、開陽(北鬥六)和搖光(北鬥七)。北鬥七星中的前四顆星,即天樞、天璿、天璣和天權組成鬥形,故名鬥魁,或稱魁星,又名璿璣。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鬥柄(即鬥杓)或稱玉衡。北鬥七星中,除天權是三等星星以外,其餘六顆星都是二等星。北鬥七星離北天極不遠,非常容易識別,它們常被用來作為指示方向和認識北天其他星座的標志。天樞和天璇兩星相距約5°。如果把聯接這兩顆星的線段沿天璇至天樞方向延長約五倍,可找到一顆視亮度與它們不相上下的恒星,那就是小熊座α星,即北極星。所以天樞和天璇又叫作指極星。由於恒星自行的緣故,北鬥七星的形狀隨時間發生緩慢的變化。附圖表示它在20萬年間的變化情況。

北鬥七星由於自行引起的形狀變化

  北鬥二至六都是早A型主序星,北鬥一是光譜分類為K0Ⅲ的紅巨星,北鬥七為B3V。此外,北鬥一又是軌道周期約為44年、偏心率約0.4的目視雙星;北鬥五是已知最亮的A型特殊星,亮度、光譜和磁場強度都有周期性變化;北鬥六是著名的目視雙星,兩子星相距約14″。這兩顆子星又各是分光雙星,所以北鬥六實際包含四顆星;離北鬥六12′處有一個四等星(大熊80,中國古名稱為輔)。北鬥七星離我們遠近不等,大致在60~200多光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