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棒狀結構貫穿星系核的旋渦星系。在星系的分類中,以符號SB表示,以別於正常旋渦星系S。在全天的亮星系中,棒旋星系約占15%。當統計到較暗的星系時,棒旋星系的比例數提高到25%。棒旋星系在品質、光度、光譜上,在成員天體的星族類型、氣體和塵埃的分佈、星系盤和星系暈的結構以及空間分佈的特點等方面,都與正常的旋渦星系相似。按照哈勃的分類法和沃庫勒的分類法,棒旋星系可分為三類:①正常棒旋星系SBa、SBb和SBc;②透鏡型棒旋星系SB0;③不規則棒旋星系SBd和和SBm。正常棒旋星系的特征是棒狀結構明顯,旋臂從棒端伸出,通常與棒體成90度。旋臂從次型a到c越來越展開。SBa和SBb的棒狀結構光滑,而SBc的棒體和旋臂上都有明顯可見的亮星、亮節或亮團。透鏡型棒旋星系SB0與橢圓星系的不同之處是具有棒狀結構,與正常棒旋星系 SBa的不同之處則是沒有旋臂。它的外形猶如希臘字母Θ,即中心有一亮核,核外為一圈亮度較暗並與核共心的透鏡型星系盤,棒體的兩端一般交於盤體的周邊之上。不規則棒旋星系SBd和SBm的棒狀結構不一定在星系的中心位置上,其旋臂結構的不規則性從d向m遞增。棒狀結構的光度約占星系光度的10~20%;顏色往往比旋臂紅。棒旋星系在運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①核心常為一個大質量的快速旋轉體,運動狀態和空間結構復雜;②棒狀結構內部和附近的氣體和恒星都有非圓周運動;③星系盤在星系的外部似乎居主要地位,占星系質量的很大一部分,其轉動可能屬較差自轉。

  棒旋星系還有許多基本問題尚待解決,例如,棒狀結構是怎樣形成的,它在星系演化過程中起什麼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