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活動的日珥。分為同耀斑有關的和無關的兩類。同耀斑有關的一類又分為突然消失型和品質拋射型。品質拋射型爆發日珥是從耀斑中拋射出來的高速等離子體雲,這種激烈的拋射現象常伴隨有爆震波,因此也同耀斑的射電Ⅱ型爆發和Ⅳ型爆發(見太陽射電爆發)有關。突然消失型爆發日珥又稱暗條突逝。在太陽 Hα單色像中,寧靜暗條常沿著磁場中性線(見磁合併)排列。當它們受到耀斑波(即莫爾頓波)等的擾動時,幾分鐘內就突然消失,然後經過半小時至幾小時時逐漸恢復原狀。理論上的解釋是:寧靜日珥位於磁力線弧頂部的凹陷處,受到擾動後磁力線變直,凹陷處磁力線上升,於是日珥物質便被彈射出去,形成爆發日珥;這時由於多普勒效應引起譜線位移,超出瞭單色濾光器的透過頻帶,在Hα線心便看不到日珥在日面的投影──暗條,這就是暗條突逝的原因。同耀斑無關的爆發日珥通常是在無黑子的冷活動區中,寧靜日珥受上浮磁流的擾動而被拋出,遂形成爆發日珥。(見彩圖)

太陽紫外照片 從天空實驗室拍攝,左上方是一個高達40萬公裡的巨大日珥。 美國宇航局

太陽光譜 上面佈滿光譜線,從中可以瞭解太陽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況。 美國薩克拉門托峰天文臺

1946年6月4日大爆發日珥的演變過程,左下圖的日珥已高達40萬公裡。 美國克拉麥克斯高山天文臺

1917年7月9日拍攝的大日珥 高225,000公裡,白圓面表示地球大小。 美國海耳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