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植物育種學傢。1855年10月27日生於俄國梁贊州,普龍縣,1935年6月7日卒於科茲洛夫。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愛好園藝,這給米丘林很大影響。他在8歲時,已能做嫁接和壓條工作。1872年米丘林在普龍斯克縣立小學畢業,後後因傢貧小學畢業後便輟學。1875年米丘林在科茲洛夫鐵路站當瞭一名職員;他把節省下來的錢租下一塊荒廢的小園地,開始瞭他的園藝實驗工作。他曾對中部俄羅斯各地的果園作過調查,立志要改變當地果樹低劣的狀況。1888年他在科茲洛夫城外6公裡的地方,買得一小塊牧場地,把原來所有果樹苗木都移植到那裡。後來他發現要獲得耐寒的優良果樹品種,必須把苗木栽種在比較瘠薄的土地上,因而又另買瞭一片荒蕪的沙地,建立起新的苗圃。在這裡,他培育瞭許多果樹品種,如“六百克安托諾夫卡”蘋果、蜜餞梨、櫻桃等。他在那裡工作到逝世。十月革命後,他的工作受到列寧的重視。1918年,蘇聯政府接收瞭米丘林獻出的苗圃。1922年,列寧在拍給他的電報中說:“你在獲得新植物的實驗上,具有全國意義。”1928年在苗圃基礎上建立瞭米丘林果樹遺傳育種站。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實踐,他一生共育成三百多個果樹和漿果植物新品種。

  米丘林主要著作有:《工作原理與方法》、《六十年工作總結》等。

  1925年米丘林被授予勞動紅旗勛章。1935年被授予列寧勛章,並被選為蘇聯科學院名譽院士。科茲洛夫城改名米丘林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