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庠

  中國現代哲學史傢。廣東省澄海縣人。生於1889年4 月30日。1907年東渡日本求學,1919年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後回國,曾在北京大學、北京中國大學、朝陽大學等校任教,積極參加“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文化運動。1928年在上海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科學傢聯盟,曾任左翼文化總同盟機關刊物《中國文化》主編。1935年在上海被捕,1936年西安事變後出獄。1938年夏因國共合作關系,到郭沫若主持的國民政府軍政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主要從事哲學思想史的研究,先後寫成《先秦諸子思想概要》、《先秦諸子的若幹研究》等專著,並用“杜守素”筆名開始和侯外廬等合撰《中國思想通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主持廣東的文教和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導工作。1961年1月12日去世。他研究哲學史的文章,1962年輯為《杜國庠文集》出版。

  杜國庠治學態度嚴謹,一貫強調要以實事求是的精神研究歷史。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通過總結中國哲學史的發展,反對當時出現的形形色色的復古主義思潮和唯心主義哲學,他既重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又嚴格要求在豐富的資料和翔實的考證基礎上作論斷,對問題力求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避免偏愛或偏惡。他對先秦諸子中墨傢、公孫龍、荀子以及禮法思想的研究,對中古唯物主義者的探索,以至對清初反理學思想的研究,都功力極深。他的有關中國哲學思想史的論著,為運用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哲學思想遺產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