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五個重要腧穴的總稱,即井穴、滎穴、輸穴、經穴、合穴,屬特定穴範疇。

  分佈 根據經脈之氣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由微而盛、由小到大、由淺而深的特點,從指、趾末端起至肘、膝關節止的五個重要穴位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排列。井穴為經氣初出處,如水之源,位於四肢末端、指趾甲之側;滎穴為經氣稍盛處,如較細小的水流,多位於掌指、蹠趾關節之前;輸穴為經氣由小到大、由淺淺而深處,多位於掌指、蹠趾關節之後;經穴為經氣更盛處,如水流暢通由此經過,多位於腕踝附近及臂脛處;合穴為經氣大盛處,如水流匯合由此深入,多位於肘膝關節附近。

  名稱 十二經脈各有五輸穴,共60個(表1、表2)。

表1 六陰經五輸穴與五行配屬

表2 六陽經五輸穴與五行配屬

  配屬五行 根據五行理論,五輸穴可與五行相配,即陰經五輸穴井、滎、輸、經、合分別配屬五行的木、火、土、金、水;陽經五輸穴則分別配屬金、水、木、火、土,均依五行相生規律排列。臨床上按陰陽相合的關系,將陰經井穴(木)與陽經井穴(金)相配合,則成為子午流註針法按時取穴及合日互用開穴規律的理論基礎。子午流註針法所用的66穴,即由十二經五輸穴加上六陽經的6個原穴所組成。

  臨床應用 五輸穴主治范圍很廣,取用安全。①每一經脈的井、滎、輸、經、合各穴,都是治療本經病癥的重點穴,如滎、輸穴治本經的經脈病,合穴治本經絡屬的臟腑病等。②十二經的井、滎、輸、經、合穴之間有其共同的主病規律。如井穴可用於神志昏迷,滎穴用於熱病,輸穴用於肢節酸痛,經穴用於咽喉病癥,合穴用於腸胃疾病等。③五輸穴還可用五行配屬理論指導,進行配穴處方,常用方法是補母瀉子法,實證取子穴,虛證取母穴。如肺屬金,金能生水、土能生金,所以肺實證取尺澤(水),肺虛證取太淵(土)。④五輸穴和原穴可按時取穴,臨床上稱為子午流註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