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溫病學傢,溫病學派奠基人之一。即吳瑭。字鞠通。江蘇淮陰人。一生經歷過多次瘟疫流行,其父也死於溫病,因而畢生致力於溫熱病的研究,認為吳又可的《溫疫論》議論宏闊,但治法支離駁雜;葉天士持論平和,立法精細,但隻有醫案散見於雜病之中,人多忽視而不深究。遂在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及薛雪《濕熱條辨》的基礎上著《溫病條辨》(1798),總結出溫病的三焦辨證大法。本書在論溫病的病機、辨證、論治、方藥等方面都自成一傢。其“上焦篇”有辛涼平劑、辛涼輕劑、辛涼重劑之分;“中焦篇篇”有脾陽、脾陰和胃陽、胃陰之辨,其中治胃陽胃陰的五承氣湯頗為後世稱譽;“下焦篇”確立瞭養陰清熱十法,有養而澀者、養而鎮者、養而潛者、養而濟者、養而潤者、養而清者等。他善於總結他人經驗,所擬桑菊飲、清宮湯、連梅湯等方劑,仍為現代所常用。他治雜病的經驗,集於《吳鞠通先生醫案》(1798)之中,特點是臨證善於根據具體情況變通使用經方。還著有《醫醫病書》(1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