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溫病醫學傢。即王士雄。字孟英,號潛齋,又號半癡山人,隨息居士,晚號夢隱。鹽官(今浙江海寧)人,徙居錢塘。四代世醫,其曾祖王學權為中西醫匯通派奠基人之一,著有《重慶堂隨筆》。王世雄14歲喪父,境況淒涼。20餘歲時至婺州佐理鹽業。曾患天花,幾乎喪命。愛女也死於霍亂,故刻苦自勵、博覽群書,遊學江浙,繼承傢學。親身經歷多次霍亂等疫癘流行,積累瞭豐富的臨床經驗,與葉天士、薛雪、吳鞠通並稱溫病學鼎盛時期之四大傢。著述甚豐,代表作為《溫熱經緯》5卷(1852)、《霍霍亂論》3卷(1838)、《王氏醫案》。其次有《隨息居飲食譜》(1861)、《潛齋醫話》(1853)、《潛齋醫書三種》(1838)、《潛齋醫學叢書五種》(1838)等。還編有《潛齋醫學叢書八種》(1838)、《潛齋醫學叢書十四種》(1838)等。他的醫書後來被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珍本醫書集成》、《三三醫書》及《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等叢書而廣為流傳。

  王孟英對霍亂病頗具卓見,提出霍亂有時疫霍亂和非時疫霍亂之分,並強調指出時疫霍亂如病因是“飲水惡濁”,“室廬稠密、人煙繁萃”,則有強烈傳染性,能迅速造成流行。對於預防霍亂,主張“疏浚河道、廣鑿井泉,毋使飲濁”。更將時疫霍亂分為熱霍亂與濕霍亂兩種證型。自擬蠶矢湯與黃芩定亂湯施於臨證,活人甚眾。他還針對明代以來所流行的暑分陽暑陰暑之說提出異議,明確指出暑為火熱,隻能是陽邪。所著《溫熱經緯》,以《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為經,以葉天士、薛雪、陳平伯、餘霖之作為緯,旁引吳鞠通、華岫雲、章楠之著為佐證,其本人註釋發揮亦極豐富,實為淹貫眾長,立論公正,不妄取舍而集溫病學大成之作。對溫病學有較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