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藥物和器械、手術直接作用於患者的體表或孔竅(口、舌、咽喉、眼、耳、鼻、陰道、肛門)局部的治法。主要可分為藥物外治法和器械手術外治法兩種。

  藥物外治法 用藥物製成不同的劑型,採用不同的給藥方法,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可分為兩類:①外用藥療法。將藥物配製加工後成散劑(外用散劑)、膏藥劑(又稱硬膏)、油膏(又稱軟膏)藥撚、洗劑、栓劑、灌腸劑、霧劑、糊劑劑、滴劑等藥物劑型,塗敷、粘貼、撒佈、點滴、灌導、拭洗體表及孔竅局部的外治法。有圍藥法、薄貼法、油膏塗敷法、滴藥法、吹藥法、藥捻法、摻藥法、導藥法等。在選用時,應在辨證施治原則指導下,根據病證不同而使用不同方藥加以配制。②藥物理療法。將藥物經燃燒、煎煮、熱熨等法加熱後,產生溫熱作用,對患部進行熏、洗、熨、烘等的外治法。除藥物本身作用以外,還有溫熱的物理作用,如常用的熏法、洗法、熨法、烘法等。藥物外治法適於軀幹、肢體、孔竅的局部病癥,有的也可治內臟病(如薄貼法)。

  手術外治法 用各種醫療器械對患部進行局部切開、割除、刺破、烙、撥等手術的外治法。本法一般不用藥物,適於外科癰疽、瘡瘍、眼病(胬肉攀睛、白內障)、鼻痔、痔漏、皮膚病等,但有的也可用治哮喘、疳積等內臟病(如割治法)。常用的有開割法、割治法、鉤割法、砭鐮法、掛線法、針撥白內障法、烙法。

  夾板固定法 既不用藥物又不用手術,是用小夾板固定骨折局部及關節,治療四肢骨折的外治法。也有人把針灸、推拿和氣功外氣治病等方法列入外治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