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學校。全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中共中央為適應抗日戰爭形勢的需要,於1936年6月1日,將創辦於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改稱“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1月隨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兼政治委員,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毛澤東親自為抗大規定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抗大學員以從部隊中抽調的幹部為主,並招收從全國各地到延安的愛國知識青年。1939年7月,中共中央根據當時敵我鬥爭形勢、任務,適時作出瞭抗大總校挺進敵後,在各抗日根據地普遍建立分校的決定。抗大總校遷至第十八集團軍總部所在地晉東南,並先後在晉東南、晉察冀、山東、延安、淮北、蘇北、晉綏、淮南、蘇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據地建立分校。1943年,抗大總校及第二、第七分校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返回陜北綏德。

  抗大學員既學軍事,又學政治。學習內容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知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民運工作、遊擊戰、中國歷史等。特別註重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邊學習,邊戰鬥,邊生產。抗戰八年間,總校培訓學員兩萬九千名,連同分校共培養瞭二十餘萬名軍政幹部。對軍隊的發展壯大,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瞭重大貢獻。1945年10月,抗大總校遷往東北,後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並以各分校為基礎,組建瞭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