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第二代皇帝。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人。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和養子。柴榮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曾隨大商人頡跌氏販茶江陵,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顯德元年(954)繼郭威為帝,對軍事、政治、經濟繼續進行整頓。軍事上,在顯德德元年對北漢作戰中,他嚴明軍紀,賞有功,斬臨陣退卻的大將樊愛能、何徽等;此後檢閱禁軍,裁汰老弱,選留精銳,又募天下壯士,選取優異,強化中央禁軍。政治上,他嚴禁貪污,懲治失職官吏。經濟上,停廢敕額(朝廷給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招民開墾逃戶荒田;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六十州租賦,廢除曲阜孔氏的免稅特權。此外,還擴建京城開封,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顯德二年起,伐後蜀,收秦(今甘肅秦安北)、鳳(今陜西鳳縣東)、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四州;此後又三次親征南唐,至顯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年,北伐遼,收復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縣)三州及瓦橋(在今河北雄縣)、益津(在今河北霸縣)、淤口(在今河北霸縣東信安鎮)三關。六年五月,柴榮正欲乘勝進取幽州,卻因病不得不班師回開封。同年六月死。

  世宗柴榮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成就,為北宋統一全國奠定瞭基礎。